朱瞻基近来很高兴,嫔妃吴氏给他又生下一子,这下,朱瞻基就有了两个儿子了。江山社稷后继有人,而且还有备胎,这样他就安心许多了。
自古以来,那些身处皇宫内院、金枝玉叶般的皇子和皇女们,其夭折的概率一直居高不下。这其中缘由众多,或因宫廷争斗激烈,阴谋算计无处不在;或是医疗条件有限,无法有效应对各种疾病;亦可能由于天生体弱,比如说先天性的遗传病之类的。
正因如此,对于一个王朝而言,想要确保江山社稷得以有续传承,后继有人便成为了重中之重。要保证江山后继有人,最少要有两个儿子,才勉强算是保险。
又添一子的朱瞻基大喜,他立即升吴氏为贤妃,位次贵妃之下。
吴氏原本只是一个嫔,一下子母凭子贵,成为了皇后以下的第二人。
赵辉就有些灰头土脸了,原本被他寄予厚望的何甜卿结果也生下了一个女儿,小妾阿琴也生了个女儿。
掐指一算,他已经六个女儿了。
都说女儿是小棉袄,可小棉袄穿太多也热啊。
听说朱祁钰出生了,赵辉心说:“好好好,兄弟俩都齐了啊。可惜就我没生儿子了。”
心里窝着火,赵辉有心想降降火,他降火的方式与别人不同,别人降火是去打炮,他降火也是去打炮——不过是真的炮。
他去西山巡视火器厂,并试炮。
火器厂火药局改进了一下火药的配制比例,据说又增强了威力。
“轰隆,”一声炮响,炮弹激射而出,经过测算,射程增加了百步。
“效果不明显啊?”赵辉发问。
快手王尴尬道:“下官不敢多放火药,放多了会炸膛。”
赵辉沉吟了一会,没有再说别的,热武器的研制本就不可能一蹴而就,自己似乎也没帮上什么忙,纯靠工匠们摸索,进展很慢几乎是必然的了。
火药很落后,铸炮技术也很原始,这几年来,都没有太大的进步。再者近来没有大的战事,朝廷对于改进火器,也是兴趣缺缺,毕竟研究工作也是很耗钱的啊。
赵辉安慰自己,大明朝这基础科学本就很薄弱,怨不得什么。说薄弱已经是抬举了,简直就是还处于蒙昧时代一般。
这时代也没有西洋传教士来交流数学、物理,赵辉有心想搞搞基础科学的研究也没有人才呐。
赵辉叹了口气,悻悻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