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辉在书房中与铁阁密议。
“派人给何忠知会一声,让他收敛一点,中枢这里快炸锅了。”赵辉对铁阁道。
赵辉现在苏州、杭州、南京、扬州等几个大城市都有报社的采风匠,通过这些采风匠和给南北二京送稿的快马,赵辉已经初步建立了能和全国几个省联络的管道。
“尤其要注意,不要让人抓到把柄。”
朝会上,已经有许多官员开始弹劾开海政策——声称开海盘剥“百姓”、激变地方。
“是。”铁阁应声,转头就立即去办此事。
这帮文官只管拿海商们的孝敬,哪里管国家收不收得了税。反正老朱当初就不允许开海,文官们有的是借口来反对开海。
文官们不仅弹劾开海,弹着弹着,还把矛头对准了朱瞻基。
先是指责他违反祖制,这很好理解,禁海是朱元璋留下的规矩,不容打破。
又指责他成天玩蛐蛐,连带后宫也一起跟着玩了起来,后妃之间宫斗严重,连外官都知晓了一二。
还有人捕风捉影,说是朱瞻基下了密诏给苏州知府况钟,命他进贡蛐蛐五千只。
朱瞻基听了十分恼怒。
御史陈祚也上奏朱瞻基道:“帝王之学先明理,明理在读书。真德秀《大学衍义》一书,圣贤格言,无不毕载。愿于听政之暇,命儒臣讲说,非有大故,无得间断。”
这语句一股子爹味,听得朱瞻基火冒三丈、恨之入骨,骂道:“竖儒竟敢骂朕没有读过书?”
《大学衍义》几乎是大明儒士必读书目,说他没读过这本书,那就是影射他没文化,这对于精通诗画的朱瞻基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当即给陈祚全家来了“进狱系套餐”。
陈祚在福建按察佥事任上干得相当好,弹劾贪官、庸官,福建人人称道。陈祚锒铛入狱,他的好友们便去求福建老乡杨荣。
虽然陈祚不是福建人,却是在福建干了许多福泽乡里的好事。
杨荣便答应了为陈祚转圜。
杨荣心知朱瞻基的脾气颇类乃祖,如果直接劝谏,那铁定是去了也白去,恐怕反而会害了陈祚。
便转而去找赵辉,请他代为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