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众叛亲离朱高煦

赵辉笑道:“哪里,看见陛下来了。我便有了主心骨,怎么会害怕。”

朱瞻基出言赞扬了赵辉舍身诱敌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倡导全军应向赵辉同志学习,要求各军继续推进平叛工作,早日还济南百姓一个安定祥和的生活。

赵辉奏道:“火器厂新制的洪熙一式大炮这两日经运河已运抵济南,陛下要不要看看它的实战效果?”

洪熙一式大炮就是快手王铸造的铁芯铜体大炮,在初代目定型后,还没有正式定名,就推出了改进型,经过近一年的试验与修正,终于定型,编号为洪熙一式大炮,也就是明仁宗在位期间的首款火器装备,当然也是最后一款。

朱瞻基听了很是兴奋,“好哇,朕倒是也想看看,爱卿口中可以摧枯拉朽的大炮到底威力有多大。”

济川门城楼前,守城的汉王军看着官军推来了十辆小车,车上还蒙着布,也看不明白是什么。

这十辆小车推进到距离城墙三百余步时停了下来,然后各有几十名士卒开始围着它忙活,有的挖掘土坑,有的搬运各种箱子。

忙活了一阵后,车上的蒙布也被掀开了,原来是一门门的“大号臼炮”,汉王军不知道这些是什么,以为只是明军老式的臼炮,充其量只是大一点嘛。

这时士卒们已经将炮从炮车上搬下来,放到土坑中。

很快,周边围着的官军士卒纷纷跑开,远离大炮,好像很害怕似的。

守城的士卒这时也开始紧张起来。

“轰隆、轰隆、轰隆、轰隆,”十门炮相继发射。

那震耳欲聋的声音比起以往任何的火器声音都大,不过有的弹丸不是打得近了,就是打得太远了。近的砸护城河里去了,远的飞过了城墙,砸进了民居。

好像只有一两枚打中了城墙,除了腾起一点尘土外,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守军这时纷纷松了一口气,开始谈笑:“小皇帝的这炮似乎没什么卵用嘛。”

赵辉也一脸尴尬地给朱瞻基解释道:“这是校射,下一炮就准了。”

很快,下一轮齐射就来了,果然这些火炮不负众望。十发实心弹,至少有六七发都击中了城门楼附近区域。一炮击中女墙,将墙垛直接撞飞出去,砸在一个倒霉蛋脸上——他走时脸上很平静,因为被砖头砸平了。

剩余三四发,集中了城墙上的士卒与守城器械,人被击中的,无不断胳膊断腿,器械被击中几乎立刻被打坏。

有两发炮弹直接撞入了城门楼中,哐哐哐几声巨响,也不知道撞碎了多少砖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