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很快抵达临清。
临清是会通河(即京杭大运河)与卫河的交汇处,有“关察五方之客,闸通七省之漕”之称,自从永乐九年,工部尚书宋礼疏浚了会通河之后,这里便成了商业重镇。
永乐二十一年,这里开始设立钞关、试收商税。
短短两三年,临清钞关便成了南来北往客商云集之地。
钞关所在中洲是整个临清最繁华的商业区,街市蝉联,人烟辐辏。
既然如此热闹,那少不得三教九流汇集。
铁阁便在这里寻了个医馆,将受伤的几个侍卫诊治了一番,然后租了间商户的空库房将他们几个给安顿了下来。
朱瞻基让王通留下来陪他们,等伤养好了后再进京不迟。
铁阁已经与侍卫们混熟,挤在人群中讲述那天的经过。
“我家都尉在这山东地界好在还有三分人脉,有个指挥使愿意暗中帮咱们,让我们买通了旧黄河的闸户。刚好天下起了雨,便借故打开了水闸,将那土河水给放了一点进来。”
原来那旧黄河虽然不再常年流通,但与土河连通处设有水闸,在这个多雨的夏季,有时也要开闸分流一些洪水的。
有侍卫好奇道:“那如何开闸开得恰到好处的呢?早一些晚一些都不行,非得一刻不差才行哇?”
铁阁得意地指了指自己,笑道:“那还不是靠我机灵,我看王节级将敌骑引入了旧黄河中了,赶忙跑去通知闸户开闸放水。”
“那用渔网接着王节级又是谁的主意呢?”
铁阁向天上拱手道:“那就是咱们好太子爷的主意了,最初我想的是找根麻绳便行了。还是太子的办法好。”
大家纷纷夸赞太子虽然深居内宫,但却聪慧过人,有明君之相。
这时铁阁要走了,再不走就赶不上与太子、赵辉他们汇合了。
“我要走了,咱们京师再会!”
侍卫们纷纷给铁阁行礼道别。
赶到漕河边,赵辉与朱瞻基已经换装一新,朱瞻基打扮成了一个进京赶考的士子。赵辉则成了他的家仆,至于铁阁,那自然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书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