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朱高炽被气死

谢保说那海船有三个问题。

一是船的正底只有一层,就是木船底部板料拼合的壳板,这船是工部在浙江的船厂造的,原本是给缘海水军用的船,临时拿来改建的。船底是单层的,如果被撞破的话,没有办法救。

二是这条船只有二十五个船舱,要挤进去五百人,还要装货占掉一小半,每个船舱要待三十人。海上又湿又热,很容易生病,住得这么拥挤,一旦形成疫病,整条船的人都跑不掉。

三是舵孔太小了,万一舵坏了,谁能爬出去修?

杨稷听了急得不行,眼下重新造船根本不可能,调船也无处调。

谢保笑道:“小的倒是也有个几个办法,就是不知道大人信不信我?”

杨稷心说活马当成死马医吧。

谢保提了几个办法,一是买来藤竹各五千斤,制作巨箍,从船头到船尾,箍上七道。这样,这些巨箍可以替船底壳板挡掉绝大部分碰撞。

第二个处理办法就是在船尾搭凉棚,让住船舱的人轮流到甲板上休息,保持通风。

第三个最简单,每个舵孔往外开大各一寸。

解决了这些问题后,这艘船才具备了远航倭国的能力。

杨稷有些不放心,问谢保,“你可去过倭国?”

谢保摇头,“未曾去得,我等这里的船工都是往南洋去的。”谢保知道杨稷不放心,又道:“我虽然没去过东洋,可去过南洋有几十次,到过的国家有十几二十余处。操舟之法,已经颇为熟练。比起大人招的那些船工,不知道要强多少。”

杨稷心说好歹是驾过海船的,比那些只会内河摇橹的强过太多,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于是人马齐备,开始装运货物上船,扬帆出发。

……

京师,李时勉这个职业喷子又开始进谏,他在奏章中劝朱高炽不要过度纵欲,毕竟文皇帝去世还没几个月,您就这么放纵自己,跟以前那个谨身孝顺的太子大不一样啊。

朱高炽被骂得狗血淋头,脸上实在挂不住,把李时勉叫到便殿单独奏对。

李时勉根本不惧,“陛下嗣统未及期月,奄弃群臣。奸人小夫,献金石之方,致陛下耽连妃嫔床笫,非明君所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