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腿脚不好使,但脑子很好使。如果老爹想杀朱高燧,那根本不用走这一遭,把文武大臣们都叫来,还不是想着有个人劝劝嘛。
朱高炽便躬身道:“此事一定是孟贤自作主张,与三弟无关。”
朱高燧连忙疯狂点头:“对对对,儿臣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事发时儿臣还在府里睡大觉呢。”
朱棣又让赵辉发表意见,赵辉是收到告发的第一人,应当最了解实情。
“臣以为,此事断不可能是赵王殿下所为。赵王素来孝顺,怎么可能想要谋害陛下和太子呢。何况此次作乱,行事颇为荒诞可笑。臣说句不好听,若是赵王谋划的,不至于如此轻松平定。”赵辉颇有些耐人寻味地看了一眼地上的朱高燧。
朱高燧心说:“你这是帮我呢,还是骂我呢?”
朱棣脸上露出玩味的笑容,接着宣布对赵王的惩罚:“滚回你的封地去,不要在我面前晃悠,没有旨意,不得回京。”
“谢父皇恩典。”
朱棣冷冷道:“你要谢你大哥够仁义,谢驸马陈说实情,谢几个逆贼够蠢,要不然活剐了你也不冤。”
朱高燧磕头如捣蒜。
朱高燧算是躲过了一劫,被赶到封地去思过。
其余参与的人就没那么好运了,常山中护卫指挥使孟贤、羽林卫指挥使彭旭、宦官刘进喜都被凌迟,家人流放充军,草拟伪诏的高正斩立决,只有王瑜及时告发,立下大功,被超擢为指挥使,调往边关任职。
赵辉因为处置及时、英勇果敢,爵位升为建平侯,还可以世袭。
朱勇则被嘉奖了一番,荫一子为锦衣卫千户。
不愿意放赵辉进城的柳溥,没有被惩罚,反而被朱棣口头抚慰了一番,无功无过。毕竟他也算是“忠于职守”嘛。
赵辉觍着脸跟朱棣求道:“臣与成国公之妹两情相悦,恳请陛下成全。”
朱棣很不耐烦道:“滚,朕不管这些儿女情长的事。”
赵辉兴高采烈地麻溜滚了。
见到朱勇,赵辉高兴地道:“多谢大舅哥那晚的通融,要不然我哪里能立下如此大功。”
朱勇摩拳擦掌,又要揍他,“滚,别叫我大舅哥。”
赵辉也大声道:“滚就滚!”说完哈哈大笑离去。
只要朱棣不反对,这事情就成功了一大步。
自己再立点什么功劳,就能以平妻身份娶朱瑛,也算是对朱勇有个交待,对皇室也有个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