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来到青山书院的门前。
只见书院的大门高大而庄重,
朱红色的大门紧闭着,
门楣上挂着一块写有“青山书院”四个大字的牌匾,
门前的台阶由青石铺就,干净整洁。
陆卿卿不禁感叹道:
“这书院看起来真气派。”
林云澜也点头表示赞同:
“想来教学质量也不会差。”
两人走上台阶,林云澜轻轻叩响了门环。
不一会儿,门开了,一个年轻的书童探出头来,
问道:“请问二位有何事?”
陆卿卿赶忙说明来意:
“小哥,我们是为家中孩子求学而来,
想了解一下贵书院的情况。
书童说道:
“夫人请稍等,我去通报一下夫子。”
说完便转身跑了进去。
过了片刻,
书童让他们进来,说道:
“二位请随我来。”
走进书院,只见庭院宽敞,四周种满了花草树木。
一间间书房整齐排列,
不时传来学子们的诵读声。
陆卿卿和林云澜好奇地张望着,
心中对这书院的环境暗自满意。
书童将他们带到一间会客厅,说道:
“二位稍等,我去请李夫子过来。”
陆卿卿和林云澜坐在椅子上,手心里微微出汗,
不一会儿,一位面容和蔼的夫子走了进来,
微笑着说道:
“二位久等了,我是书院的李夫子,
专门负责学子入学事宜。”
陆卿卿和林云澜连忙行礼道:
“李夫子。”
李夫子微笑着抬手示意:
“二位不必多礼,快坐下说话。”
两人依言而坐,陆卿卿迫不及待的开口:
“李夫子,我们想向您咨询一下书院的入学条件。
我们家中有三个孩子想送来您这里。”
李夫子点点头道:
“这入学条件有三,
其一,
孩子需通过我院的入学测试,测试包括文章写作,诗词背诵。
其二,
孩子需品行端正,尊师重道。
其三,
每个月每位学子需交二两银子的束修,自备笔墨纸砚。”
陆卿卿听后觉得没什么问题,说道:
“夫子,那这入学测试何时举行?”
李夫子回答:
“每月十五,风雨无阻。”
林云澜接着问:
“夫子,那这测试的内容具体是怎样的?”
李夫子耐心解释:
“诗词背诵至少十首经典之作;
此外,还会有一些简单的文学常识问答。”
陆卿卿又问道:
“夫子,若是孩子通过了测试,
入学后可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李夫子说道:
“入学后,需遵守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每日按时上课,不得无故旷课。
学业上需勤奋努力,不得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