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到谷里,往西走一柱香时间就能看到两家新房,这两座房子都是从蛇谷山上开下来的石头垒砌的,房屋顺山势而建,上下两层,下面六间,上面五间,下院还有东西厢房各四间,左右各挂两个小院子,小院子正房三间,东小院有东厢房三间,西小院有西厢房三间。
俩人看完新房,很是满意,再过几个月就可以住到新房子了,现在的房子太不方便了。
崔莹莹回到家先找祖母,这个时间祖父还在给三个哥哥上课,她给祖母行完礼后坐到祖母旁边,抱着祖母的胳膊轻轻摇着,心中在想怎么开口比较好点。
老夫人低头看了看孙女,笑着摇了摇头,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怎么可能不知道她的想法,伸手给她抚了抚鬓角的头发,道:“想和祖母说什么?”
莹莹听了开心的用脸蹭了蹭祖母的手,道:“祖母,您认识云姐姐的娘亲吗?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老夫人听了她的问题顿了一下后,轻轻呢喃道:“孙家丫头呀......”
莹莹看着祖母眼神突然变得悠远起来,应道:“云姐姐的娘亲姓孙呀......”
老夫人回过神来回道:“你怎么想起来问这个?”
“我今天和云姐姐去看我们新建的房子,看到好多人在工地帮忙,他们看到云姐姐都特别恭敬上来给云姐姐请安,我好奇问那些人是什么人?云姐姐说是她娘亲的陪房,我当时觉得云姐姐很伤心就安慰云姐姐说她娘亲在天上看着她呢,她开开心心的她娘亲才会也开心。结果云姐姐说她希望她娘亲不要在天上看着她们,早早去投胎重新开始新生活,我就问云姐姐为什么,云姐姐说她娘亲是一个纯粹的人。”莹莹详详细细和祖母说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夫人拍拍莹莹的手,回想起那个明丽清新,神采奕奕,行走时腰背笔直如松的,举手投足自信从容的女子,“......崔谢两家虽是世交,但是云丫头的外祖是你祖父的救命恩人,你应喊一声表姑。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祖母觉得‘风光霁月’最合适,那是一个有着风光霁月君子之德的女子。孙家的姻亲吴家每年六月六都会办赏荷会,她十二三那年去吴家赏荷,吴家丫头说话不好听,当时差点和安家的一个小娘子打了起来,安家就是太后娘娘那个安家,那些小娘子们都跑去安慰安家小娘子,你表姑把吴家丫头拉走,劝她改改脾气,说她这样的脾气伤人伤自,亲者痛仇者快......”
老夫人端起莹莹递过来的茶水喝了口接着道:“后来她母亲知道后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吴家丫头和她关系也不好,她说她说几句话,对方现在听了改过来也许以后的日子会好过点,如果她现在不明白若干年后想明白了心中会留一片温暖,女孩子在这世间本来就不易。”
老夫人深深叹口气,拍了拍小孙女的手,“明白了吧,她就是这样一个人。她走了后,吴家丫头的日子也不好过,孙家倒了吴家也受了点牵脸,就那样吴家丫头也每月都去看碧云送点银子,后来她出门不方便就让身边嬷嬷出来办事时看看碧云并送点银子。唉,吴家那丫头也是一个苦命的!”
“祖母,您说为什么好人命都不好呢?”莹莹也跟着叹口气道。
老夫人点了点孙女的额头道:“你个小人精,祖母再和你说说你的云姐姐,云丫头也是一个有心人,知道她吴姨日子不好过,就每月准备了礼物拜托国公夫人身边的嬷嬷帮着送到她吴姨府上,这样平乐伯夫人看着国公府的面子上对吴家丫头不是那样刻薄了,好日子没过多久,平乐伯冯伯爷和夫人坐得马车惊了双双掉下车摔死了,平乐伯府分了家,冯家老大做了平乐伯,冯家老三没有伯爷和夫人管着,变得不着调,抢了吴家丫头的嫁妆去花天酒地,不给就打,就用了半年就把吴家丫头的嫁妆给糟蹋光了,家里没钱了他就不着家了,吴家丫头和孩子们日子过的苦呀。”
“祖母吴家姑娘在婆家受气,吴家就没有人站出来管管吗?”
“没有人管,吴家朝中无人,平乐伯家大娘子嫁的是齐家嫡支二房的庶长子。再说了吴家是继室当家......”
“祖母莹莹明白,有了后娘就等于有了后爹。祖母您再说说云姐姐还做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