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一个后妈都是王英,不幸的侄女,在15岁的年纪就早早嫁人,16岁的花季年龄便难产去世了。
那个侄女和自己同一年级读书(赵卫国生日在腊月,七岁半才读的书),在鼓励学生竞争的年代,侄女是火箭班的前十名,赵卫国只能混个平行班,平行班有十多个,中间还隔了两个优化班。
三年后,自己愚笨的脑子都可以考上一本,若是侄女还在读书,想来已经是双重点毕业了吧。
偏心的父母,永远不值得尊重的。
“凭借我多年的经验,那个知青应该是在回城无望的时候,被迫结婚的。”
“为何回城无望?”
“想来是她父母的原因吧!”老王看着天花板,嘴上诺诺地说道:“众生百态,咱们常年出门在外,以后这种事情多得是,难不成你还想每一个都神伤下?”
“我又不是圣母,没那么好心肠。”
“我也不是战神,当别人遭遇不幸的时候,我做不到连点同情都不施予。”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我对她的遭遇很是同情,但也只能告诫自己,自己的孩子,决不能混得像她一样。”
这一点,也有人做得很好。
前世有个女兄弟,读书很垃圾,高中毕业就跟了个小帅哥,结果刚刚产下崽,她爷们儿就失踪了。
嗯,在水库泄洪时失踪的,留下孤儿寡母好不凄凉。
女兄弟的妈可怜她,每次吃点好东西的时候,都让她弟弟瞒着她爹,给送点到她家里。
她爹也是糊涂的,一只五斤重的土鸡,鸡翅鸡脚少一个都看不出来的。
两家人相互扶持,虽没有大富大贵,却也温馨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