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争斗

余自晋升丞相,执掌朝纲,虽得皇帝深信,然朝堂之上,风起云涌,诸臣各怀心思。有余者,嫉妒余之权势;有欲攀附余者,以求荣华富贵。然其中亦不乏忠诚正直之士,与余并肩作战,共谋国家之兴盛。

一日,朝会之上,有大臣张璁,素与余不和,乃上奏曰:“丞相近日行事,颇有独断之嫌。国家大事,岂可一人独揽?臣恳请皇上,令丞相分权于诸臣,以共商国是。”

余闻此言,心中冷笑。张璁此言,无非欲夺余之权,以显其威。然余岂是任人摆布之辈?于是,余从容奏对曰:“张大人此言,似有误解。国家大事,固然需群策群力,然亦需有主次之分。臣虽执掌朝纲,然事事皆禀报皇上,与诸臣共议。张大人若对臣有异议,大可明言,臣愿与张大人当庭辩驳。”

皇上闻余言,乃点头称善,谓张璁曰:“丞相所言极是。国家大事,需群策群力,然亦需有主次之分。张卿若对丞相有异议,可当庭提出,共商解决之道。”

张璁闻皇上之言,面色微变,然亦无可奈何,只得悻悻而退。然其心中之怨恨,却并未因此消解,反而愈发浓烈。

数日之后,张璁又纠集一众大臣,意图弹劾余。其弹劾之内容,多为无中生有、捕风捉影之事。余闻讯,心中冷笑不止。张璁此举,无非欲借弹劾之名,行打击报复之实。

然余亦非等闲之辈,岂会坐以待毙?于是,余乃暗中布置,收集张璁等人之把柄。同时,亦与忠诚正直之大臣结盟,共谋对策。

朝会之上,当张璁等人上疏弹劾余时,余乃从容不迫地呈上其把柄之证据。皇上阅过之后,大怒曰:“张璁等人,身为大臣,不思为国效力,反而勾心斗角、陷害忠良。此等行径,实属可恶!朕当严惩不贷!”

于是,皇上乃下令将张璁等人革职查办,以儆效尤。张璁等人闻讯,大惊失色,然亦无可奈何,只得束手就擒。

朝堂之上,诸臣见张璁等人之下场,皆心生敬畏。余之威望,亦因此更加显赫。然余亦知,权势之路,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于是,余乃更加谨慎行事,勤勉工作。与诸臣共商国是,共谋国家之兴盛。同时,亦时刻警惕着朝堂之上之风云变幻,以防不测。

自此之后,朝堂之上,再无敢与余公然作对之大臣。然余亦知,斗争并未因此结束,反而更加隐秘而激烈。余当以更加智慧与勇气,应对一切挑战与困难,共谋国家之未来。

朝堂阴谋

余自平息张璁之乱后,朝堂之上,虽看似风平浪静,然暗流涌动,诸臣各怀心思,阴谋阳谋,交织其间。余深知,此等平静之下,必隐藏着更为汹涌之波涛。

一日,朝会之上,皇帝神色凝重,谓诸臣曰:“近日边疆告急,金兵又犯,朕心忧之。诸位爱卿,有何良策以应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