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孙权陷入内心挣扎的同时,诸葛亮也在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变化。他深知,自己的命运也在这历史的转折中面临着重大的抉择。
诸葛亮看到孙权投降后的落寞与痛苦,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同情。他想起自己与孙权共事的日子,孙权的雄心壮志和对自己的信任,都让他印象深刻。“孙权本是一代雄主,可惜生不逢时,在这乱世中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诸葛亮暗自叹息。
然而,诸葛亮也明白,天下大势已定。大汉实现统一,是民心所向,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他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是继续留在孙权身边,还是选择为大汉效力。
“如今大汉皇帝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和统一天下的决心,或许这是一个实现我匡扶天下理想的新机会。”诸葛亮心中这样想着。他深知,在大汉的平台上,自己或许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天下百姓谋更多的福祉。
但诸葛亮也有顾虑。他担心自己投降大汉后,会被人误解为不忠不义之人。毕竟他曾经是孙权的谋士,为江东出谋划策多年。“若我归心大汉,世人会如何看待我?孙权和江东的旧部们又会作何感想?”诸葛亮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四、与孙权的坦诚交谈
为了理清自己的思绪,也为了安抚孙权,诸葛亮决定前往孙权的府邸,与他进行一次坦诚的交谈。
当诸葛亮走进府邸时,孙权正坐在庭院中,神情落寞。看到诸葛亮,孙权微微起身,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孔明,你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诸葛亮行礼后,坐在孙权对面,说道随即点了点头:“我明白你的想法,孔明。你有如此才华,不应被埋没。若能在大汉施展你的抱负,也算是一件好事。……只是”孙权欲言又止。
诸葛亮问道:“主公但说无妨。”
孙权长叹一声:“只是我心中有些不舍,也担心世人会误解你。你为江东尽心尽力多年,如今转投大汉,恐怕会遭人非议。”
诸葛亮感激地看着孙权:主公“,能如此您为亮着想,亮感激不尽。但亮认为,只要能为天下百姓谋福祉,个人的名声又何足挂齿。况且,亮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