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音渐渐趋于平缓,如潺潺溪流缓缓流淌,洛水谣的目光柔情似水,静静地看着萧宁,仿佛等待着他的回应。

萧宁微微一笑,神色中透着一丝温柔,却又带着淡淡的距离感:“洛姑娘的琴音如梦似幻,令人如沐春风。”

他停顿片刻,低声说道:“只是在下已心有羁绊,不敢奢求太多。”

洛水谣的手微微一颤,琴音戛然而止。

她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淡淡的失落,目光中带着一抹难掩的惆怅:“公子不必如此,洛谣明白了。”

她缓缓站起身来,向萧宁微微一礼,声音中透着一丝哀婉:“今夜之缘,洛谣铭记于心,愿公子前路顺遂。”

萧宁也轻轻一礼,声音低沉:“多谢姑娘。”

台下的观众虽未听清两人低语,却从洛水谣的神情中看出几分端倪,纷纷低声议论。

“看来洛水谣心意已明,可惜那面具男子似乎不愿接受。”

“是啊,真是可惜,如此才貌双全的一对,竟无缘携手。”

“这男子虽谦逊有礼,但也着实冷淡了些。”

卫轻歌轻轻叹了口气,低声说道:“好可惜,若是我,才不会拒绝如此佳人呢。”

卫青时摇了摇头:“或许悔公子心中另有所思,或有难言之隐。”

卫清挽默默看着台上的萧宁,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到底是谁?为何总是藏着如此多的秘密?”

夜风轻拂,琴声已散,但那缠绵的旋律却久久萦绕在众人心间,带着一丝未尽的哀愁与遗憾。

洛水谣缓缓走下高台,背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孤寂,却又带着一份宁静与释然。

而萧宁则静静地站在台上,目光深邃如夜,仿佛透过这喧嚣的人群,看向一个遥远的地方。

这场斗琴虽然落下帷幕,但其中的情感波澜却在每个人的心中荡漾,久久未能平息。

夜色愈加浓郁,高台上灯火辉映,映得每一张面孔都分外明亮。

洛水谣缓缓退下,观众的喧哗声又一次攀升,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那位戴着面具的男子身上。

“这人到底是什么来头?竟然接连通过了洛水谣的考验!”

“是啊,琴艺如此高超,连洛水谣都示爱,竟然还能如此从容拒绝。”

“接下来是谁?下一个佳丽又会给他出什么难题?”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第二位佳丽缓步登上高台,她一袭素色衣裙,神情淡雅如墨色莲花一般静谧。

“墨玉莲!”台下有人低声惊呼,“她可是以书画闻名的才女啊!”

“这可是难啃的骨头,书画一道可是需要多年修为,这面具男子能行吗?”

萧宁站在台上,目光平静地看着墨玉莲。

墨玉莲微微颔首,语气温和却带着一丝坚定:“公子既然琴艺非凡,不知在书画上可有造诣?”

萧宁微微一笑,拱手道:“略懂一二,还望姑娘赐教。”

墨玉莲轻轻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精明:“既如此,墨玉莲便出三关考验,若公子能一一应对,便算通过我的考验。”

台下一片哗然。

“三关考验?这可是少见啊!”

“墨玉莲可不简单,她出的难题从来都是层层递进,看来这位面具男子要有苦头吃了。”

“不过说不定,他真的能连过三关呢。”

卫轻歌捂住嘴,小声惊呼:“三关?这可比刚才洛水谣的琴艺考验要难多了!”

卫青时低声说道:“这位公子看起来应是有备而来!想来,应该有把握才是。”

卫清挽静静地看着萧宁,已经明知对方是悔报的她,不由得心中暗暗担忧:“三关考验……他能行吗?”

“这一路上,我们可不曾听悔报公子说过,他还懂得画工啊!”

夜色如墨,高台上的灯火将墨玉莲和萧宁的身影映得格外清晰。

台下观众屏息凝神,等待着这场“比像”考验的展开。

墨玉莲手持一卷洁白的宣纸,目光温柔中透着一丝坚定:“公子,这第一关,我们来比神似!我们互相作画,以彼此为题,画出对方的神韵。”

萧宁微微一笑,颔首答应:“姑娘请。”

两人分别坐下,侍从为他们准备好了画具。

然而,萧宁却从怀中取出一块木炭,轻轻削尖,这一举动顿时引来台下的阵阵哗然。

“他竟然用木炭作画?那不是生火用的吗?”

“这面具男子是想干什么?难道还真能用木炭画出什么来?”

卫轻歌眨巴着眼睛,小声对卫青时道:“青时,这家伙在搞什么?木炭作画,真能行吗?”

木炭作画!

这场景,卫青时也不曾见过啊。

只能是咳嗽了一声,掩饰住心中的紧张,装作若无其事地说道:“嗯……或许他有自己的办法,咱们静观其变吧。”

卫清挽则静静地看着萧宁,心中满是疑惑:“木炭作画……他究竟想做什么?这木炭,能作画?”

萧宁不为外界的喧哗所动,手握木炭,在宣纸上轻轻勾勒出几个简单的形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个椭圆,两条交叉的直线,勾画出基本的框架。

这一幕引来更多的嘲笑声。

“哈哈,这是什么?不过是几条线罢了!”

“看来这面具男子确实不懂画画,这样也敢挑战墨玉莲?”

墨玉莲抬头看了他一眼,淡然说道:“公子若只是这样,只怕画工还不如一些学堂稚子。”

她拿起画笔,开始在宣纸上描绘萧宁的形象。

她的笔触细腻柔和,先从轮廓勾勒,再细致地描绘五官,动作间透着一种从容不迫的优雅。

台下观众纷纷称赞。

“看墨玉莲这笔法,果然是大家风范,一笔一划都透着韵味。”

“是啊,她的画总是能抓住人物的神韵,这面具男子恐怕难以匹敌。”

然而,萧宁手中的木炭忽然开始灵动地游走,原本简单的线条逐渐被细腻的阴影和光影填补。

他的手法与古人截然不同,运用的是素描的技法,用木炭在纸上创造出光影层次,墨玉莲的形象逐渐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

随着细节的不断补充,墨玉莲的五官、发丝,甚至衣襟的褶皱都被细致入微地呈现出来。

观众们逐渐从嘲笑变为惊讶。

“这……这怎么可能?木炭居然能画得这么细腻?”

“是啊,这画中的墨玉莲简直像真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