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朕当庭自责,定无下次!”
这番话显然是为了平息朝堂的风波,也彰显了他作为一国之君的宽容与大度。
即便面对如此严厉的指责,他依然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下展现出一个帝王应有的风度和气度。
魏征见状,也只是默然低头,没有再说什么。
毕竟,李世民已经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也是他所期待的结果。
大宋!
赵匡胤见此情形,忍不住发出惊叹:“这魏征,真是敢说任何话!”
他摇了摇头,显得有些愕然和钦佩:“当着满朝文武,竟然指责李世民!”
“而李世民胸怀宽广,不但未发火,反而赞同魏征,真乃一代明君!”
赵匡胤的眼神中透着一种深深的敬意!
他能够看出,魏征之所以如此直言不讳,必然是出于对国家的忠诚与对皇帝的期望。
赵匡胤如此一说,便扫视着身下的文官武将。
众臣顿时低下头,个个神色惶恐,生怕触犯了皇上。
赵匡胤此时并未再言语,而是静静地注视着他们的反应。
看到这一幕,赵匡胤心中有些失落。他不禁思索,如果大宋也有如魏征之人,是否大宋的命运就能有所改变?
这一刻,赵匡胤不禁为大宋的未来感到担忧。
他深知,魏征的直言不讳与李世民的宽容大度,虽然能在短期内缓解局势,但朝堂上的矛盾依旧潜藏在暗处。
若没有一个像魏征一样敢于直言的重臣,是否能够为大宋开创出一片新的局面?
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赵匡胤的心头,难以释怀!
天幕继续说道。
【李世民虽不甚严于子弟或兄弟,然作为父亲,实为称职!】
【曾有一事,三品以上之官员遇越王李泰时,未下马行礼!】
【李世民闻之,疾召群臣,急进朝堂,想要示其教诲!】
画面上,李世民坐于龙椅,威仪尽显,目光锐利如剑,扫向下方的文武百官:
“隋文帝的儿子们当时可以无礼,我的儿子就不配吗?”
他的话语震动了整个殿堂,声音回荡在寂静的大厅内。
李世民的怒火扑面而来,语气中带着深沉的威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