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第二天早上省政府会议上,常务副省长李新觉对铜山开发区的情况做了重点汇报。
听完李副省长的汇报发言,省长崔正平也是大吃一惊。会有这种事,什么独裁一言堂也就罢了,怎么又是大搞基建工程交易,挖社会主义墙角,政府机构私营企业化……
这里面的任何一条落实,都会让苏誉吃不了兜着走。崔省长感觉事态严重,等工作汇报结束就草草的结束了会议。拿着汇报材料去了省委。
陶轩也刚开完省委的例会,坐在办公室正在批阅文件,见崔省长黑着脸进来,便放下手里的材料,迎了出来。
陶书记一边请崔正平坐下,一边说道:“正平省长,什么事让你生这么的气?”
崔省长也不客气,坐在沙发上说道:“陶书记,我们是不是给苏誉的权利太大了?你看看这份汇报材料吧。”说着就把一份材料递给陶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陶书记在看材料的时候,崔省长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意有所指的说道:“这是李新觉今天早上在政府会上提交的关于铜山镇检查结果报告。有些一看就是故意罗列的,但有些我们不得不重视,不然还真会把个好苗子毁了。”
陶轩没有说话,戴上眼镜仔细的看着,直到五分钟后,他才取下眼镜,捏了捏有些发胀的眼球。不置可否的问道:“这些都是李副省长调查出来的?你相信吗?”
崔正平正在回忆和苏誉的点点滴滴,突然听到陶书记的问话,略一沉吟后说道:“听说他是个金融天才,只要他愿意,一天就能赚有些人一辈子的钱,我找不出来他腐败的理由?但是,把政府机关当私人企业来管理,这就不是原则的问题,而是政治路线的问题。不是要资还是要社的问题,而是政府性质的问题,我不得不对他表示担忧。这已经不是他政治思想不成熟那么简单,这是有颠覆社会性质,有走回头路的倾向。”
听完老崔一系列的担忧,陶轩呵呵一笑,抽出一支烟递给他,然后又为两人点上了火。长长的一口,徐徐的吞了出来。
“老崔,什么是私营企业?什么又是国营企业,什么又是集体制度下的政府?难道吃大锅饭,大搞权利均衡,养一堆只拿工资不干事,或者一个人的工作十个人分摊着干,这就是集体国营,这就是人民想要的政府?难道你拿纳税人的钱花完后,公开报个账都不应该吗?”
说到这里,他站起身,用手指点着上面的一条,沉痛的说道:“你看这一条,什么是资质不健全,无法保证工程质量?什么又是拿工程做交易,一帮子农民土施工队?谁见过建筑工地上有李副省长那样身着名牌劳作之人?
改革开放已二十载,无论南方北方,哪一栋楼是体制内人士所建?哪一条路是干部修筑而成?还说什么土农民,若无这群质朴的农民,我们岂能在此安然享受空调之凉爽?要不,就让李副省长去担任开发区主任,完成发改委及省委省政府交付之任务,以其年龄、资历和级别,理应足以胜任,想必铜山开发区兴旺发达一定是铁板锭钉了?”
陶书记的话句句实在,字字如钉子一样扎在崔省长心里。这时候,他才感觉到李副省长报告里的缥缈,说来说去,就是两个字,那就是权利!
“老崔,我们是高级领导,不但要有魄力还需要大格局,对青年干部最基本的信任要有。你了解苏誉吗?他是个有大格局,大智慧的人,岂是李副省长直流能比的,从这份报告上我只看到了欲望。作为一个高级干部,他不但缺乏大局观,还没有责任感。他心里只有利益,这样的人才是我们要帮助的对象。”
当天下午,省人大常务副主任朱文凯,进了陶轩的办公室,还没坐下就开门见山。“陶书记,省人大对铜山开发区很怀疑,怀疑他们已经背离了我们的遵旨,滑向一个可怕的深渊。省委对苏誉这个不满二十五岁的小青年,给的权限太大了,以至于让他肆无忌惮,胡作非为,拿一级政府当私营企业运作,这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