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校领导对此大发雷霆,本来十二三岁青春少艾乱思就多,为了让孩子们好好学习,他都准备把男女分班了,现在教育局来个这样的规定,搅混水,大大的搅混水!!
“我都不知道现在思想为什么变成这样!宣扬爱情,歌颂爱情!我还没来得及反应,学生都传阅好几遍了!天天收上来一大摞!不用学习!心思全飘了!庄老师,你是教导主任,你有责任去禁止这些恋啊,爱啊的发生!一定要禁止!!学校内黑板报缝缝隙隙全面杜绝,抄写任何有关爱情的文艺作品!”
庄超英觉得事情没那么严重,可他不好开口反驳领导,越禁止,越好奇。
懵懂的年纪不说还好,一说容易反抗和深究,他只能尽量盯着,上课盯课室,下课盯操场,放学盯停车棚。
本来严厉的教导主任变得跟巡逻员一样。
.......
与附中相反,一中对待政策比较随心自由,能考上重点中学,学生的自律性他们并不担心。
学校还组织了众多的文学社团,抄写黑板报,读后感分享座谈会,支持学生给杂志投稿,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林多多的稿件也慢慢离开《少年文艺》的童话空间专栏,转向散文风铃专栏。
作为成长礼物,唐慧来信和林武峰商议,把林多多所有曾刊登在《少年文艺》的作品整理成作品集——《少要更事》出版。
林武峰当然高兴,高兴过后很快恢复平静,跟林多多细细聊了好一会,只想告诉妹妹,高兴过后就该继续向前,停在原地享受掌声,掌声终会散去。
林多多明白,大哥是在教她做人不要骄傲自满。
经历过脑子没东西淌出来的迷茫,她早已懂得这个道理。
初版一印一万册,每册定价二毛九,稿费予林多多一分一册。
序言由唐慧撰写。
我见过童趣在挣扎,
于泥泞中陌上开花。
花会染泥,有雨水冲刷。
花会凋谢,有春天复芽。
花会绽放,有赏自有踩踏。
文学百花齐放,我愿荐之。
谁说少不更事,她偏《少要更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