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如今,也不得不配合着伊辉继续表演下去了。
夏文雨微微欠身,轻声说道:“让先生失望了。三国演义还在妾身的构思中,只写了个开头便不敢动笔。妾身觉得自己火候未到,怕写出来贻笑大方。”
王云闻言大失所望,本来还以为已经成书,没想到却只写了个开头,没劲,太没劲了。
“不过呢。三国演义妾身虽然没写,但现如今却写了一篇名为《红楼梦》的小说。如先生不弃,还忘不吝赐教。”
王云本还在为没有三国演义没写出来而苦恼,现在突然峰回路转,竟然写了一篇什么叫《红楼梦》的,不由让他大喜过望。
“快快快,拿来与老夫一观。”虽然王云不知道这《红楼梦》写的是什么东西,但夏文雨的才华他是肯定的。
从这妇人手中写出来的东西,就算再差还能差到哪去?有临江仙背书。作品就有保障。
夏文雨微笑的点了点头道:“先生稍安勿躁。《红楼梦》一书现都是手稿,一是尚未完结,二是还未整理,如若先生想看,不如待到饭后,妾身稍加整理后再拿与先生一观。”
王云也知道是自己心急了,便也不好意思的重新坐了下来:“唐突了。是老夫唐突了。想到弟妹有佳作问世,老夫便迫不及待想要一睹为快。既然弟妹如此说了。老夫也就不急于一时了。”
“多谢先生体谅妾身。”夏文雨又是盈盈一礼。
冀元亨在一旁都插不上话,虽然他也很想看看这两本小说,但他想说的话他老师都帮他说完了。
想到一会能看到夏文雨的佳作,不由的也期待起来。那首词实在是太惊艳了。没想到一个女子,竟然能写出如此气吞山河的气势。
想到自己写的那些糟粕,实在是羞于拿出来见人。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丢啊。
王云坐下后有自斟自饮了一杯,然后搓了搓手道:“弟妹几继续吧。老夫是越来越期待你下面要讲述的内容了。”
夏文雨很礼貌的点了点头,便缓缓开口讲述起来。
“司马氏篡魏。最终使得三家归晋,立朝之初,武帝司马炎开始大肆分封诸侯。共分封了二十七个同姓王。各个诸侯王都是以郡为国。”
“晋武帝如此做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三点。其目的和高祖时期有很大的不同。”
“一就是曹魏崩塌给晋武帝带来的直观感受。曹魏自从曹丕登基开始,历经曹丕曹睿两代君王,所奉行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打压宗室。所带来的后果就是曹魏宗室力量衰弱,然后给了世家大族以可乘之机。”
“司马懿就是依靠曹魏的灯下黑上的位,那么晋武帝上位之后自然要回避这个漏洞,因此才会大肆分封诸侯王。总的来说就是要加强宗室力量。”
“二则是时代变了,这个时期世家大族的力量太过强大,远不是汉初那个时代能比。司马氏本身就属于世家大族中的一员,司马氏能登临大位,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了这些世家大族。”
“既然司马氏做的,为何其他世家做不得?因此晋武帝上位后自然也要防范跟自己相似的世家大族重复自己的举动,将自己踹翻。”
“但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氏显然没有办法号令各地的世家大族,毕竟你本身的统治就高度依赖他们支持。”
“想削弱他们的权力,能怎么办呢?想来想去就只能靠分封自己的亲信和同族前往各地,依赖手中的兵权,对各地的世家大族施以直接或者间接的威胁,这种情况下就能迫使世家大族接受由朝廷所颁发出的政令。”
“三则是也可能抱了一丝侥幸,毕竟在此之前,真正意义上由诸侯王掀起的叛乱,也只有汉朝的七国之乱,并且很快就被中央朝廷剿灭了,因此认为诸侯王的叛乱根本不值一提。就算发生,也能轻松扑灭。典型的觉得别人行,我也行。”
“要知道,汉初的七国之乱,已经离晋朝有近四百年的历史了。这么长的时间跨度,很容易让人忘乎所以。就更不要说春秋时代那么遥远的事情了。”
“分封制的危害在司马氏面前被他们全部忽略掉了,一心只想着如何巩固自己的皇权。而曹魏的崩盘又是最好的例子,大肆打压宗室使宗室无力,晋武帝唯一能参考的对象就是眼面前的曹魏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凡开国之君都是下意识的总结前朝的过失。就如同高祖一般,说出了秦亡于孤立无亲,危弱无辅。这就是高祖对秦灭的总结。而好巧不巧,晋武帝也碰到了类似的情况。曹魏看上去和秦类似的情况,也属于亡于孤立无亲,危弱无辅。”
“只不过曹魏和大秦的区别就在于,曹魏是自废武功,打压宗室。而大秦却是国策,郡县制下无分封。这也就是淳于越所说的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以上,就是晋朝设立分封的原因。而之后的事情,想必先生都知道了。一场八王之乱,把华夏带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而这一乱,就是将近三百年。直到隋文帝杨坚建立大隋,华夏才重归一统。”
“这三百年间,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多少妇孺无家可归。又有多少将士埋骨沙场。仿佛历史又回到了那个日夜征伐的春秋战国时代。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晋武帝。就是的分封制。”
言及与此,夏文雨露出一阵悲凉的神色。华夏历经磨难。多少次险象环生。才从这茫茫的历史车轮中侥幸而出。一次次浴火重生。又一次次堕落沉沦。
要不是天佑华夏,每每危难之际,都有人挺身而出,救万民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一时间,无数英雄人物的画面在夏文雨心头略过,不由的让她感慨万千。
五千年的风风雨雨,真的不容易啊。
这就是学史人的悲哀。明知道以史为鉴。但后人往往都是忘乎所以。一次次犯着同样的错误。历史给人带来的唯一教训,就是没有教训。
伊辉此时也是心有所感,一下就发现了夏文雨情绪上的低落。
他也是个华夏人,自然也是感同身受,于是轻轻抱着夏文雨的肩膀,轻拍了几下安抚起来。
王云和冀元亨此刻也是满脸严肃,都沉浸在这浩瀚的历史中不可自拔。
他们也是华夏人,自然听懂了夏文雨话中那份悲凉之意。尤其是想到大金和蒙元对汉人的欺辱,就感同身受。
一时间全场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起初王云还存在着考校和探底的心思。但经过夏文雨这一番论述后,便再无此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