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明皇得失寸心知

没有理会朱元璋,李世民叹息一声,继续道:

【我当年设节度使是为了边防,他倒好,把内地也搞成藩镇。他要是在我面前,非得抽他不可!】

看到这话,姜饼忍不住一乐。

果然啊,帝国前期的一代二代皇帝,对于后世子孙可谓是直接有来自血脉上的压制。

他立马发了条消息:【机会这不就来了?人家李白就是来自开元十八年。】

贞观李世民:【!】

武德李世民:【!】

唐高祖:【!】

李建成:【!】

一句话瞬间将老李家的人全部炸了出来,哪怕隔了个聊天群,姜饼依稀也听见了磨刀霍霍的声音。

没办法,李隆基的这种操作实在太过奇葩。

放眼整个华夏历史圈中都是独一份的。

曾经是个臭写小说的姜饼,这会儿职业病犯了,忍不住在脑海中直接给他构思出了一个小短文出来。

【楔子就叫:长安城头月】

天宝十五载的月光照在仓皇西逃的銮驾上,李隆基掀开车帘回望,远处潼关烽火把夜空染成血色。三十八年前那个雨夜,他也是这般凝望宫墙——彼时他握着滴血的横刀,身后是韦后母女温热的尸体。

"三郎,该喝药了。"杨玉环捧来琉璃盏,腕间金钏与记忆里姑母太平公主的臂环重叠。他突然想起张九龄的谏言,安禄山的谄笑,还有姚崇临终前死死攥住他袖口的手。

【第一章 创业初期】

武周集团破产清算现场。

25岁的李隆基推开神龙政变会议室大门时,空气里还飘着武则天留下的龙涎香。

这个本该在剧本杀店玩《血染钟楼》的年纪,他却在太平公主与韦后的商战夹缝中,用两场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并购案(唐隆政变、先天政变),完成了对大唐集团的绝对控股。

开元盛世简直可以算作行业独角兽诞生记,新CEO上任后烧起三把火:裁员精简(罢免冗官)、技术升级(改革税制)、引进风投(屯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