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供食

贼人占据常安县城之后,所采取的治理方式,是放任式的。刘仁杰来到常安县城后,细细的推敲,觉得这是贼人采取的最好的方式。

如若贼人采取强力型的管控方式,出逃的人们必不会回归,未逃离的人们也会想方设法的离开,那这整个常安县,贼人占据的只能是地域。若是如此,怕是不久将来,官兵来时,他们就没有一丝的胜率了。

如今贼人的治理方式,成效虽是缓慢的,但是好的。常安县的百姓,起初对贼人畏之如虎,到渐渐减少惧怕感,这都是贼人的治理方式的成果。再从每日回归的人数来看,贼人也看到了他们治理方式的优点。

所以,刘仁杰对他提出的方法,有很大的信心,贼人会给予采纳。

两日后,那两个贼人寻来粮铺。

“掌柜,我们把你提的办法给上头说了,上头决定,拿出一部分粮食和财物来,按你的办法来实施,也指定由我们俩来主持实施。办法是你想出来的,所以,后面怎么做,你也得参与进来。”

“二位,我可以参与,只是我往后的意见,你们得重视。现在,我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接济处,你们想办在哪里?”

“我们打算在县衙内选一个地方出来,做为接济处。”

“从这第一步,你们就做得不够完美了。你们要知道,常安县城的百姓,如今并未完全接纳你们。如果你们把接济处设在县衙内,那百姓们会有逆反心理,从而导致前来参与的百姓不多,就不会达接济的目的。”

“掌柜,那你认为在哪设接济处为好?”

“可以在百姓常聚集的地方附近设立,还可以在我粮铺这。”

“在你家粮铺这?”

“这就是我应承你们参与进去了的决定,我是一个商人,在我粮铺这里设立接济处,百姓的接纳程度会高许多。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意见,采纳不采纳,由你们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