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中路的战役(三)

“没错,这回你看到了另一个重点。官兵被伏击后,要想保全多数的人,就要快速的后退。但不能乱糟糟的后退,而是有序的退离,这就能避免大溃败。一个优秀的指挥官,能在劣势的时候,把大败改变成小败。甚至有厉害的指挥官,能反败为胜。这就是战争,任何局势都会发生。一个优秀的指挥官,要在任何的局势下,都能做出最有利的决定,这才是一个合格的指挥官。”

“刘叔,官兵在此情形下,还能反败为胜吗?”

“能,如果他们有支强力的队伍,寻找到贼人最薄弱的点,以此为突破口,不管不顾杀破此点。官兵的指挥官,再调度好配合,激起其他兵士的斗志,全力配合那支队伍,同仇敌忾,一举压上,有很大的可能反败为胜。立平,你看,贼人伏击的人数,再加原先与官兵交战的人数,他们加起来,比官兵多了两倍多。从人数上来看,贼人的人数并不是多到官兵不可能战胜的地步。再有,贼人设伏的队伍,是后来的,才与官兵交战。而原先的贼人队伍,他们与官兵交战了一段时间。所以,这两支贼人队伍,他们与官兵的交战,产生了时间差,这使他们在对于战场上局势的理解产生不同,以至于他们彼此的配合是生疏的,这就是官兵的一次机会。至于官兵抓不抓得住这次机会,就不知道了。”

“刘叔,那官兵能不能反败为胜呢?”

“我看难,官兵没有那样的队伍。要是有,刚才他们早就击破贼人的队伍了,就没有如今压着贼人队伍行至贼人的伏击点了。”

官兵的队伍虽没有反败为胜的能力,他们却是有着扛住贼人进攻的能力。虽然他们付出了一些代价,还是快速的后退着。

贼人当然不会放过歼灭官兵的机会,他们压着官兵在攻击,尽可能的杀伤官兵。

由于官兵的队伍后退时是快速的,并不像他们压制着贼人前进时是缓慢的。所以他们很快便撤退至原先与贼人交战的地方,并且还在不停的后退着。

官兵队伍的后方,有两个山坡,分别在道路的两边。两个山坡不是平行的,而是分前后的。道路的右边山坡在前,左边的山坡在后。

两个山坡都是椭圆形的,并不高,人们从坡底一冲而上,就能迅速冲上坡顶。山坡上无树木,有着不少的荒草。风一吹,摇摇曳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