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流民起!有备无患!

九宁传 法半夏 2306 字 14天前

“你一个小女娃着实不易,现在又买了这么多仆人回来,也能帮你减轻负担,挺好,你这丫头是个有主意的,想干啥就干吧,我这把老骨头,能支持的就支持。就是县太爷那边儿,你多注意点儿。”

“好,九宁会妥善处理的。”

若是一开始季九宁展现出来的能力让村长欣赏疼惜,那么现在他也看出来季九宁的来历压根就不简单,就连那位宫里来的公公都对她特别对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见多识广,胆识过人,小小年纪,又是女娃娃却身手不凡,她日日在河边练功,自己瞧着好多回了,虽然只有九岁,但表现出来的谈吐气度就连男子都少有能比的。

想到这些,他忽然就不担心季九宁会被县太爷为难了,甚至隐隐好奇,她会如何做?

笑着起身离开,就直接找里正吃酒去了。

村里来了能人,都有本事把圣旨请到,还怕这个村会吃亏?原本灰败的心情,突然就由阴转晴了。

以至于里正见了他都一脸不解,笑问道:“你这笑的一脸得意,是遇到什么好事儿了?昨个儿还不是急的团团转吗?”

“倒也没遇到什么事儿,被你这么一提醒,我倒是真有件不好的事儿跟你商议商议。”

“啥不好的事儿?上炕边吃边说,孩她娘,把那二两烧酒拿来。”

里正媳妇老秦氏帮二人上了酒,又切了一盘小腌菜,还端了一小碟醋泡花生米。

“渝州府乱了,地龙翻身,惹得喷了火。殃及七八个县,听说还有南蛮入侵,起了兵患,十几万流民,已经开始北上了。”

“什么时候的事儿?咋的咱们都没听到风声,你这是哪儿得来的消息?”里正听得瞪圆了眼睛。

“宁丫头说是她的人从外地回来,告诉她的消息。这丫头还说,若是流民来了北地,物价会飞涨,叮嘱我提前准备粮食。”

说罢端起面前的酒樽一饮而尽,砸吧砸吧嘴,又夹了一口小菜在嘴里嚼着,脸上的神情越发的凝重起来。

里正也瞬间想到了关键:“若是北上,你说朝廷会如何安置?十几万流民会接纳吗?若是不管,那这流民一旦被逼急了,可就只剩下一条路了啊。”

两人一时间谁也没再说话,只闷声闷气的喝酒。

这边儿季九宁却在积极面对现实,她叫来了韩福生:“韩叔,您和陈武一起去一趟县太爷的府上,告诉他老人家一声,就说暖炉可以给他送去,但那铁都是皇上御赐的,他看着给银子就是,你拿回多少银子,我给县太爷送多少暖炉。”

韩福生听得腿都抖,但再看自家小姐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仿佛那官老爷不值一提。

再一想,小姐是被皇上亲自封赐过的,那就是有底气的,就县太爷也不能难为了小姐去,那御赐的暖炉就更是不敢抢了。

于是韩福生的脊背越发挺的笔直:“是,奴才这就去办。”

“陈武,若那县太爷敢对你们二人动手,就别客气,护着韩叔一起回来就是。总之把话带到就是。”

“……诺。”小姐这是看出自己有功夫了?

后知后觉的陈武默默地在心里琢磨着自己是如何露馅的。

“去吧,早点回来,沿途多打探消息。”

“诺。”两人应声告退。

季九宁又找来翁源,交代他明日就开始加固围墙,把村里先前干活的人都叮嘱一遍。

又派瓮阳跟着秦大勇去城里拉石砖,顺道买了菜种和各种豆子回来。

如今猪崽收了三十多头,羊大大小小的也买了二十只。翁婆婆很会养这些家畜,开心的她老人家,天天伺候的可勤快了。

皇帝当初赐下的一千两银子,已经让季九宁花的只剩下五百两了,好在冬至一过,火炉和木炭都添了不少进项,加上阿姚挣下的学费,玉玲挣的诊费,加起来也有三百多两!

玉玲收起账本,坐在炕上,一脸愁容:“如今出不去,银钱是进不来了,全靠火炉和大勇叔给分的木炭分红银两了,可你这花销是越来越大了,九宁咱们这家子,存了那么多粮食,应是够吃了,你往后可要省着点,别再花银子了。”

季九宁点点头,笑着安慰她:“如今就是把墙加厚加高,花些工费,再没别的了!”

铜墙铁壁,谁也进不了她季府的大门。这点钱,不能省!

晚上的时候,韩福生和陈武回来了,带了一百两银子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