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特朗普与拜登政府政策遗产的冲突在此事件中尤为明显。特朗普任命的AI顾问大卫·萨克斯认为,DeepSeek的成功恰恰证明拜登的芯片禁令“束缚了美国企业”,而现任政府则试图通过安全审查延续技术围堵。
无论是对 DeepSeek 作出的「知识蒸馏」指控还是美国海军以「潜在安全和道德问题」禁用 DeepSeek,其实都是基于「国家安全万能论」的一种反应。
我先给你扣个帽子,然后再来想对策。
正如《南华早报》评论:“当富家子弟团队被穷孩子击败时,他们首先质疑对方是否作弊”。
历史上发生过很多这样的事情,当弱势的一方开始变强,攻守之势异也,强势的一方总会去压制弱势的一方。
当非西方主导的技术突破已经成定局,尤其是来自一个过去几年里被层层限制、极限施压的东方大国时,这种震撼,只增不减。
国家安全调查,究竟是护城河,还是遮羞布
我们总是希望在堂堂正正的技术路线上进行创新的竞争,但现实从未如此理想。
美国对 DeepSeek 的调查,与其说是维护安全,不如说是企图用行政手段去减缓技术权力的转移。
过去几年,301 调查可能比过年大家放的烟花还勤,指控也是一浪高过一浪。
这究竟是护城河,还是遮羞布?
模型就在那里开源,不妨看看,少做些令人贻笑大方的事情。
论文就在那里,方法论就在那里,美国企业要是想复制,手里握着更多的卡,理应能够快速超过 DeepSeek——但这无异于承认中国的 DeepSeek 搞出了一条领先的技术路线。
所以 OpenAI 才要讲什么「独立发现」了 o1 的成果,无非就是要摆一幅「我已全懂」「你的创新不是创新」的态度。
又要芯片上卡脖子,又要占领技术路线领导的话语权,还要追求实现能力的全领先,好事全给他占了,很幽默,真的很幽默。
当未来的历史学家回望 21 世纪 10 年代开始的新对抗,尤其是半导体行业的非市场干预,会不会用“硅幕(Silicon Curtain)”落下来形容这个时期呢?
硅幕已经落下,强弱相互转换的故事,又将一次又一次地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