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还不知道自己的小作坊,即将迎来第三台缝纫机,他此刻正在懊恼,自己刚才为什么要贪便宜,怎么就不能跑快点儿。
原来是李阳离开家属院后,他去给虎哥家里也送了一饭盒的卤味,怕被庞壮壮给缠上,他打算送完东西就赶紧走,没想到虎哥问他要不要铁炉子,李阳家里新盖了大仓房,烧火确实比较困难,他还想把温度弄高一些,在里面种上生菜。
李阳好奇这个年代的铁炉子长什么样儿,就跟虎哥去后院库房看货,结果发现这铁炉子可真够简易的了,这不就是铁桶改造的嘛!这质量能用两冬天就不错了。
虎哥看李阳嫌弃的表情,连忙推销起来,说别看这炉子质量一般,烧起来热的贼快,最关键是价格便宜,这是他们技工顺手做的,就收他三十块钱材料费。
李阳觉得价格还可以,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借虎哥的公章一用,给他开张证明,以集体的名义申请购买三吨煤。
虎哥闻言一愣,小心翼翼的问李阳:“兄弟,你还能跟煤厂对接上啊?”
李阳斜了虎哥一眼,嫌弃道:“你不看报纸啊?煤厂的宣传画都是我画的。”
虎哥表示失敬失敬,是他有眼不识泰山,现在他知道也不晚,他诚恳的请求李阳兄弟把用煤量写成五吨,匀给他两吨,他的皮包工厂也很需要。
李阳答应的很痛快,难得没在价格上跟虎哥多做纠缠,虎哥觉得李阳比以前大方了,可事实证明,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错觉,李阳果然还是那个李阳。
在把盖好公章的批条揣进衣服口袋里之后,李阳临出门的时候,顺走了挂在墙边的两个炉钩子。
铁炉子、炉钩子、还有饭盒子,这三样东西都放在自行车上,李阳把自行车骑起来的时候,发出的动静比收破烂的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