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棋这手棋补过之后,整体虽然变厚了许多,但似乎好像还是亏了半步棋出去啊!
这样一来,黑棋反倒是获得了一个先手,可以率先的处理右下下,或是在左上进一步的扩张自身。
一旁的芮乃伟倒是理解了关雎这手棋的意图:
“看样子,关雎是觉得黑棋后续如果靠出来的话,白棋要回到角部自补一手,这样自己中央的棋形就变得薄弱了,所以才先在右上角补了一步。”
“不过...既然这样的话,白棋为什么不选择飞罩,将黑棋下方的四子封锁住呢?这样针对中央进行补棋,要比在角部补棋效率高很多吧?”
虽然理解了关雎的意图,但芮乃伟还是认为白棋的这一手很没有必要。
两位前辈,几乎同时表示了自己的疑惑。
但关雎此时却非常的淡然。
在他自己看来,粘住右上角的这步棋不光是有必要...而且是很有必要!
这其中涉及到十分复杂的厚薄的变化,一旦被黑棋靠出,白棋不单是中央的棋形变薄了。更重要的一点是黑棋所有的棋形却变得厚实了。
如果只是单纯的涉及白棋的厚薄变化,关雎可能还会犹豫一下自己到底要不要回去补棋。
但这步棋涉及到的,是黑白双方的厚薄变化,也就是一个十分简单的此消彼长的问题。
黑棋先靠到这一手,黑棋变厚,白棋变薄。白棋先补一手,白棋变厚,黑棋则是出现了点刺的弱点。
所以这步棋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整个右上的要点。
当然,关雎更愿意称这手棋为厚积薄发。
反正无论是左上角亦或是右下角,白棋总能走到其中的一个。
与其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个,倒不如将自己补厚,将选择权交给黑棋。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黑棋因为自己的这步棋,在上方形成了自己的模样,关雎也完全有自信能够将黑棋的潜力破掉。
说到底,这依旧还是理解上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