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君驹先跟韩君庚沟通,随后两人联袂邀请汉君宵到“祁”地一会,不止是为了赵氏和中山国的事情。
因为是魏君驹主导的关系,其实不难让人猜测有什么意图。
在三家分晋之后,天下格局出现了极大的变动。
曾经压在众诸侯国头顶的大山消失,尽管三晋表示仍为一体,诸侯却是不信三家各自立国之后会团结多么长久。
那不是明摆着的吗?以前智氏、魏氏和韩氏是晋国的卿位家族,别看三家没有爆发过大冲突,利益上产生的纷争却是没有中断过,没有大打出手不是有多么克制,纯粹就是有另外的卿位家族比他们三家的任何一家都要强大,担忧打个两败俱伤在被捡便宜而已。
赵氏与范氏、中行氏的内战就是那么一回事,曾经最为强大的范氏与中行氏在晋国遭到除名,赵氏也折损了起码五成以上的实力,到最后智氏占得便宜最大,魏氏和韩氏也是各有所得。
可以说,没有爆发那一场内战的话,智氏根本不可能就势崛起,魏氏和韩氏也要老实做人,三家哪有什么资本玩化家为国。
魏君驹这一次力主邀请汉君宵再来,更大的因由是宋国、郑国与楚国有结盟的迹象,由于明确知道汉国在宋国、郑国的影响力很大,希望汉国能够破坏三个诸侯的联盟。
而宋国、郑国有跟楚国结盟的意愿,纯粹是他们头顶上没有老大罩着,担忧楚国攻打自己。
局势确实是那样,镇压诸夏大地的晋国一分为四,暂时看来获利最大的便是楚国。
因为晋国分家,曾经能够与晋国势均力敌争锋的楚国在政治资本上获利最大。
近期楚国也一改之前的颓势,面对吴国可以打得有来有回,声威重振也就显得理所当然了。
由于子国上任令尹就改变了楚国的颓势,他个人也获得了极大的声望,能够更加顺利地重组楚国内部。
楚国一直都挺强大,哪怕都城一度被吴国占领,到了国祚摇摇欲坠的时候,实力同样是损失不大。
楚国的强弱,其实跟他们内部团不团结的关系更大,只要有人能够将镇压住多数封君,楚国马上就又能够由弱转强了。
子国在解决完内部之后,追寻子反、子重这些前辈的脚步,与吴国的战事进入对峙阶段,马上图谋宋国与郑国。
只不过,子国对宋国和郑国的方式比前辈温和,主要采取怀柔手段,再配合实力进行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