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的很多物种在现如今还没有传入诸夏大地,有些本土物种因为缺乏试验而不知用途。
例如枇杷这个物种,当前就没有人知道经过正确的熬制可以治疗咳嗽。
智氏拥有的枇杷树并不多,不是栽种的数量少,相反进行了大批的栽种,治下的每一个地方都有挑选位置栽种,可能是方式错误或水土不服,只有两三个地方的存活率高一些。
诸夏的物种大增加是张骞出使西域归来之后,很久之后又在两宋增加了一大批,而后有明一代开始出现南美的物种。
两宋的海贸极其发达,依靠各种海上贸易支撑了朝廷的经济,要不然国祚真的撑不了那么久。
而有明一代来自南美的货物,其实是从中东那边获取居多,中东又从欧罗巴获取。
像是番薯之类,其实在明宣宗已经有人在试种,知道有番薯这种粮食的人不算少。
番薯之所以没有被推广,不是它有多么难种,纯粹就是有需要的人接触不到,拥有番薯的人却不缺那点粮食,乃至于那些人为了保持粮食高价刻意不种或是进行封锁。
结果什么情况?明明番薯在明宣宗时期已经传入,一直到康麻子时代才搞出一个吃番薯的盛世。
而因为番薯开始大面积栽种的关系,人口直接稳步上升,哪怕中间发生太平天国运动,全国人口损失了百分之四十的人口,有史学家认为损失了一亿六千万人,可是满清灭亡人口却是有四万万的人口,其中番薯的功劳不可估算。
智宵现在没有地方搞番薯或土豆,能够做到的就是在诸夏势力范围内收集物种,再让人一再尝试能不能吃。
这种大海捞针的方式能不能出成果不好说,完全就是看运气。而智氏的运气并不错,主要粮食没有增加多少,倒是发现了一些可以吃的蔬菜。
同时,智宵已经派人往西而去,主要任务是寻找优良马种,再来就是顺道收集一些食物的种子了。
哪怕是到几百年之后,远行的风险性依旧无法估计。
在当前时代,智宵派出十支队伍,其实也做好了与多数队伍失去音信的心理准备。
智宵在“智”城一待就是一年多,等待智申的病完全好才离开。
在这一段时间,智宵多数时间其实是在陪伴妻儿,其中过程也就不表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