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义渠之主觉得修生养息够了,想要集结部队南下插一脚,讶异地发现内部出现了状况。
智氏用财宝收买或是友情牵绊住的那些义渠权贵,他们真心或假意认为怎么来跟智氏相处要再好好商讨一番,有的认为保持当前的相处就好,乃至于有人觉得应该跟智氏的关系经营得更好一些。
内部的意见不一,义渠之主尽管不知道那种变化是怎么产生,哪能不明白意见统一之前不适合出兵了呢?
些许财宝而已,换取义渠无法干扰智氏对“雍”的围城战,智宵认为千值万值。这是不是“舍得”的一部分呢?
智氏还只是用财宝而已,至少没有让太后为之奉献,对吧?
现下的智宵一点都不急,一边关注外部情况,另一边亲自操刀来规划秦地。
讲实话,秦国选定的都城地址并不适合智氏,烧了也就烧了,之后还会夷为平地。
智氏立国或没有立国,一样有必要来打造一座新的“都”城,智宵近期就是在为新“都”城而进行选址。
“要选‘咸阳’,还是‘长安’呢?”智宵倒是认同商鞅的战略布局,都城选在渭水边上最有利于东出。
秦国的“咸阳”跟汉帝国的“长安”并不是同一座城池,秦国“咸阳”在渭水北岸,汉帝国“长安”则是在渭水南岸,两者相距约有个三四十里。
选“咸阳”或“长安”不止是名字,其实还将决定都城位置是在南岸还是北岸。这点对智氏来讲很重要。
“缺了巴蜀之地和陇西的关中政权,一般只能作为割据势力;只有掌握了巴蜀之地和陇西的关中政权,才有问鼎天下的资格。”智宵怎么会不知道这个?
现在有一个问题,智宵近期的重心到底应该放在哪里?
耗费力量稳住大河以东,加强那边的防线,还是着手攻略巴蜀之地和陇西(冀)呢?
好像……,不由智宵拍案决定,看得还是众诸侯与魏氏、韩氏有什么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