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已经打赢了战争,维持以及重振了霸主国该有的威风。
哪怕是以前的晋国,登上霸主宝座都没有过分敲诈列国,讲究的就是一个细水长流。
到现在,智氏、魏氏和韩氏已经要合作带着自家的封地建国,更不应该与列国的关系处得太僵。
智宵纳闷的事情很多,其中包括魏氏和韩氏太看重眼前的利益,怎么就不想着卖列国一些人情,好在立国之后有个良好的邦交环境。
只不过,只看眼前利益是很多人会犯下的毛病,尤其是眼前的利益足够大为前提。
在之前,智宵就很努力在为智氏打开建国之后的格局,维持与宋国、郑国、鲁国的良好关系。
一直在关注智氏的魏氏和韩氏难道眼睛瞎了,或是心瞎了,看不出智氏那样做的用意吗?他们应该不是没看见或看不懂,或许是一时半会脑子没有转过弯来。
在宋国君臣的斡旋之下,列国军队可以做主的那一批人,他们拿出了最终的答复,接下了晋国高层提出的条件。
既然有了结果,双方自然有许多的程序要办,例如晋军需要接收战俘,再安排战俘的押送流程。
交出与接收战俘的事情被放在举行城下之盟前面,其中包括宋国要交出一万人,至于这一万人是什么成分,晋国高层这边给宋国留了操作空间。
等待战俘的事情解决完,晋军解除了对“商丘”的包围姿态,一部分晋军押解到手的战俘北上,留下的晋军数量降低到十一万出头。
“仅是接收战俘,便有四万余?”智申不是对这个数据感到吃惊,讶异的是参与会盟的联军高层怎么会轻易妥协。
要是再加上之前追击的俘虏人数,晋军这一战光战俘就抓了差不多九万,讲实话就是一个很夸张的数字。
按照既定规则,韩不信掌握了战利品的分配权,只是元戎的权威在智跞那一代就被打破,到后面赵鞅担任元戎更是失去大部分权柄,不可能轮到韩不信成为元戎就变得大权在握。
关于这九万战俘怎么分配,后面智氏、魏氏、韩氏还有得扯皮,别说打赢之后的各种物资缴获,后续来自列国的赔偿。
如果魏氏和韩氏识相,他们该做的只有尽力争取,不是态度强硬地来跟智氏纠扯。
“我家应重劳力,物资可度让魏氏、韩氏。”智宵太清楚人口的重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