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高层从未高看过吴国一眼,哪怕楚军连续败在吴军手上,楚国的都城“郢”被吴军攻破过一次,他们仍旧就是对吴国不服。
这种不服很现实,吴国偷鸡耍滑或是使用更卑劣的手段才取得胜利,并不是吴国从各方各面胜过楚国,乃至于吴军从未在正面交锋中打赢过楚军,怎么可能让楚国高层心里服气呢?
如果说楚国与晋国一再交锋能够产生出惺惺相惜的话,楚国与吴国有的就是不服气与越来越重的仇恨。
那是楚军与晋军虽然打得很凶很惨烈,可是双方大体上打得光明磊落,输或赢并不是其它因素,纯粹的技不如人之下,心态没有疯魔,理智状态下能够看到双方的差距,有短板就会承认。
楚国被吴军攻破过都城,乃至于一度差点国祚被灭,尤其是吴军用那种方式取胜,怎么可能不让楚国上下憋着一股火?
一直想报仇的楚国,他们趁着吴军主力北上,发兵攻打吴国的机率无限高。
只不过,楚国说到底是一个国祚差点被灭的国家,二三十内年又连续历经一场又一场对外战争的失败,国力下降得非常严重,哪怕想偷吴国的家也要看实际情况。
所谓的实际情况就是,吴国的主力有没有被拖在中原战场,或是吴军有没有被晋军击败,战败的吴军损失情况,等等。
吴君夫差在北上之前安排夫概负责盯紧楚国,想来也是很清楚一旦给楚国机会,楚国的高层绝无可能放过报仇的良机。
一开始,吴君夫差觉得孙武不北上也就不北上了,刚好有孙武在国内带着,一旦楚国那一边有异动,可以让孙武去对付楚国。
现在?或者说联军开到“陶丘”战场之前,吴君夫差从晋军的各种举动发现一个情况,也就是晋军的统帅或者谁很老练,有些布置自己竟然没有看懂,意识到这一场战役没有孙武好像不行,赶紧派伯噽回国去强制命令孙武北上。
“大王,我军将要合围敌军。”越君勾践就是称呼吴君夫差为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