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鞅当时是中军佐,能够欺负作为中军将的智跞,不是一种倚强凌弱,该是看作弱者胜强,显得很有本事。
如果说赵鞅依仗坐上高位欺负人,才会显得赵鞅没有本事。
明明智跞的位阶比赵鞅高,偏偏智跞是被欺负的那一个,只能说智跞是无能之辈,对吧?
因为赵鞅跨越位阶欺负智跞,导致赵毋恤对赵鞅很是崇拜,除了是父亲之外,还视作精神寄托。
等待赵毋恤依靠自己的努力取代赵伯鲁成为赵氏的宗子,赵毋恤对赵鞅的崇拜更甚了。
这里要了解赵伯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赵伯鲁乃是赵鞅的嫡长子,生出来不出意外就会是赵氏下一代的领袖。
在其他家族,特别是一些保守刻板的家族,嫡长子一定是下一代家族领袖,哪怕嫡长子不幸夭折,也会是下一位嫡子成为家族领袖;若是嫡长子有子嗣,嫡长子给英年早逝,嫡长子的嫡长子一定是家族领袖。
一些不是那么保守刻板的家族,下一代领袖可以在嫡出男性后裔中去选,再怎么轮都轮不到庶子来当家族的下一代领袖。
赵伯鲁并不是一个残暴的人,相反从性格到为人作风很是温润儒雅。
像赵伯鲁这样人,不是出生在赵氏,或者不是赵鞅的嫡长子,抑或是出生在西东两汉或隋、唐那样的时代,结局再差也不会差到哪去,乃至于可能是一个家族最为合适的继承人。
可惜的是赵伯鲁出生在春秋晚期,又偏偏投胎成了赵氏的嫡长子。
晋国的任何一个家族,他们的领袖都不会允许未来继承人是一个从内到外都表里如一温和的人,尤其是碰上事了要么拿不出主意,有人给了建议又会犹豫不决。这样的人一旦成为家族领袖,简直就是家族的灾难。
赵毋恤亲眼看着赵伯鲁曾经风光无限,又看着赵伯鲁失去宗子之位保持乐观,花了将近十年的时间观察下来,确认赵伯鲁真的是始终如一,没有因为失去宗子之位而有所改变。
这样的发现让赵毋恤无比庆幸,庆幸赵氏不会发生内乱,也庆幸赵伯鲁不会成为家主,要不然赵氏绝对会被其他家族生吞活剥个干干净净。
同时,赵毋恤也有自己的担忧,能够看出恰是赵伯鲁那种表现,家族内部依旧有着数量众多对赵伯鲁的拥护者,没有做出妥善处理的话,赵氏的下一代权力更替恐怕要糟糕。
种种的发现让连儿子都还没有生一个的赵毋恤认清一个事实,不想未来的赵氏发生内乱,自己恐怕要对不起亲生子嗣,只能在自己逝世之前将权力过度到赵伯鲁的子嗣手上了。
这里是赵毋恤有以家族为重的想法,要不然干掉赵伯鲁,再将赵伯鲁的后代给杀得一个不留。否则赵毋恤显然能够做到那些事情,甚至还能够布局将赵伯鲁的拥护者一律清洗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