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宵是什么出身?怎么可能没有读过“鸣条之战”嘛。
白公令说“鸣条之咒”要在通篇寻找重点,摘出“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这一句就行了。
翻译翻译,大概意思就是:某某势力跟烈日一般的酷烈,我愿意与其同归于尽。
所以,在殷商或是其余年代,有谁对某人念了一句“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的话,其实就是在表达“此仇不共戴天”、“我们永远不会屈服”、“要死一起死”之类的意思。
智宵本来想莞尔,再嘲笑秦国根本没有能力与智氏同归于尽,及时控制了面部肌肉,舌头也管得死死的。
春秋时代的贵族基本素养是什么?哪怕能够随便玩弄,不要对将死之人进行嘲笑;能够杀就不要有丝毫犹豫,免得成了死于话多的反派;说出去的话一定要实现,做出的诺言不能违背。
白公令肯定是相信诅咒能够生效的人,当代有得的是这样的人。
智宵在以前不信神神道道的东西,穿越又复生了一次,总要对未知怀有基本的敬畏之心。
正在被侵略的秦国,有人对侵略者发出诅咒,不是挺正常的事情吗?
智宵看向豫让,问道:“子我可曾踏上返程?”
豫让心里有点迷了,想道:“俺就是个保镖,不接触其它事项,你来问我?”
但是豫让不傻,行了一礼走出大帐,不知道是去问了谁,没有一小会回来,答复智宵刚才的问题,道:“昨日出‘雍’城,迟则明日归来。”
代表智氏出使秦庭的宰予一直没能得到秦君盘的接见。
智氏这边已经展开实际的军事行动,智宵为了避免宰予被扣下或是被杀,下达了宰予归回的指令。
智宵与豫让的互动让白公令心生不妙。
果然,智宵面无表情对白公令说道:“足下诅咒于我(智氏)。若宵无动于衷,上不敬先祖,下辜负足下期盼。”
智宵看向豫让,恨声道:“拿下,进军之时用于祭旗。”
以晋国与秦国的交往方式,互相扣押使节属于正常操作。
拿使节祭旗这种操作?讲实话就是智宵要做出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