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这里面有问题!

端木赐代表卫君辄而来,身份是卫国的使节,智氏父子根本懒得接见。

如果端木赐是用孔门之儒的身份过来拜见,智氏父子或许会思考要不要见一见。

后面会考虑的原因是智氏内部有一些孔门之儒在效劳,碍于情面需要思考一番。

代表卫君辄?卫国现在的需求很明确,相当有求于智氏,即便智氏这边愿意提供帮助,怎么都要拿捏一番,免得太轻易答应下来让卫国不懂感恩,给予智氏的报酬也太低了。

智宵刚刚赶路过来,只是与智申聊了卫国的事情,身体与精神都感到疲惫,没有一会去新搭起来的帐篷休憩了。

晋军为首的联军正在跟楚军交战,战场离营区约是五里以上,声音并没有传播得那么远。

大概是到傍晚时分,智宵才从入眠状态醒了过来,睁开眼看一下天窗,用天色猜测到底是什么时候了。

现如今搭设帐篷真不是完全封死,无论是哪一种款式的帐篷都会在顶上留有空隙,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重新合闭起来。

如果是半永固式的帐篷,例如蒙古包之类,其实也会固定留下一个透气孔,同样是能够进行合闭。

“让。”智宵招呼了一声,之所以是招呼豫让,不是招呼其他人,只因为智宵睡着一定是由豫让在守卫。

话音刚落,豫让掀开内帐的帐帘,脑袋伸进来,脸露在智宵可注视范围之内,轻声问道:“宗子?”

自从豫让投奔智宵之后,大多数时间就是在干安保工作,想带兵上阵才客串一下战将。

智宵对已经经受住“历史考验”的人会更信任和优待一些,包括辅果、程朔、豫让等等人,只不过不会将圈子给合闭起来,不接受外来的新鲜血液。

“甚时辰?”智宵问道。

豫让答道:“应是酉时二刻。”

傍晚的五点半了吗?

休憩了两个多小时醒来的智宵发现自己并没有因为睡了一觉,让精神变得更好,相反脑子有些昏沉,猜测自己是不是休息不够,或是病了。

豫让大概猜测智宵想知道什么,往下说道:“今日交战已毕,大军持续撤回营中,仍是互有死伤,难尽全功。”

晋军为首的联军已经跟北上的楚军打了一年多的时间,中间因为春季雨季、秋季雨季和冬季会降低交战烈度,其余时间都打得挺激烈的。

晋国阵营这一边,有军队与诸侯之军联合起来对战楚军,却也有魏氏私军在郑国攻城掠地。

楚国那一边,有楚军在与晋军为首的联军交战,也有楚军在攻打郑国的城邑或村庄。

这一场战争在经过上或许有变,参战各方也出现损失,惨却是依旧郑国最惨。

郑国没有如子孔、子产那一般的人物,只能任由交战双方在郑国的土地上尽情蹂躏,显得可怜又可悲。

这一战打完,晋国、楚国或其余参战的诸侯国无论怎么样,反正郑国十年之内别想恢复元气,极可能诸侯国的国力排名要从二流沦落成为三流了。

在春秋晚期,三流之国是哪些诸侯国?看似牛逼轰轰的鲁国就是个三流诸侯国。

而天下形势早就从晋国一家独强的一超、二强转变成为诸强并立,晋国、吴国、楚国、齐国成为第一梯队,宋国、郑国、秦国独为第二梯队,鲁国、卫国、越国、燕国属于第三梯队。

之前的“一超”当然是指晋国,“二强”指的是楚国和齐国,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二强”中的楚国会被吴国那么轻易摁倒。

在今年排行榜又出现了新的变化,郑国和秦国从第二梯队掉落到第三梯队,极可能秦国马上就要沦为不入流了。

那个“极可能”所指的是秦国在义渠和智氏双线挤压之下,无力应对的结局是下场更惨。

智宵喝了点水,示意豫让准备一下,等一会要去中军大帐谒见魏侈。

不在出征序列,人到了肯定要见一见全军主将。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这一次晋国呼唤一帮小弟踏入郑国跟楚军交战,喊出的名义已经不是扞卫诸夏文明,用的是“扶弱锄强”这个出兵的名义。

只是吧?用“扶弱锄强”就用了,偏偏魏氏私底下还在继续攻掠郑国。

大家只是假装不知道魏氏仍旧在攻打郑国,并非是真的不知道,要让中原的历史进程进入到“口是心非”的年代了。

在这种晋国带头作妖的情况下,因为晋国不再保证曹国的国祚延续,本就感觉到危险的小国一定会变得更加人心惶惶。

根据智宵所知,魏氏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也没有攻下郑国多少座城池,主要是在攻掠郑国的村庄,只是收获方面比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