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按部就班

也就是说,智宵已经将自来水搞了出来,只是因为当代的许多工艺限制,管道越长维护越困难,为了防止意外频发,检修困难等等因素,最好是缩短一些。

如果去大河边上,会看到智氏建的几座蓄水池。

那些蓄水池都有一些明渠连接,随后送往下一处的水泵房,输送到各条管道之中。

以为智宵搞出自来水是超前了?并不是的。

在遥远的西方,有一个国家已经弄出了自来水系统,采取的方式与智宵的做法差不多,它叫古罗马(共和国阶段)。

小主,

只不过,古罗马搞自来水系统是为了每天能够洗澡,再搞一些小型喷泉什么的玩意,人在东方的智宵是用来发展工业。

智宵其实早就能够将自来水弄出来,只是不愿意耗费时间用在日常生活上面。

如果智宵想弄娱乐项目也能搞出许多,一样心思不在享乐。

诸夏已经进入大争之世,智宵要的是快人一步,心思只会花在怎么壮大军事实力方面。

当然了,一些新研究率先使用在增强军事实力,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应用到日常生活上,自来水只会是其一,像铁制品也是一样。

工业城的主要负责人是程集。

这位智宵的发小没有惊人的智商,执行力却是非常不错,可以将智宵想要的完成,需要做出改动也老实遵行,是一位非常不错的工具人。

程集的副手有许多,除了叔仲武之外,其余人皆是来自智宵从小培养起来的人手。

这里不得不提到数学真的是一种好知识,尽管智宵只是拿出小学、中学的数学知识,他们跟当代人好像是成了两种人类。

掌握了现代小学和中学数学知识的那一批人,他们不仅在做事的完成度与效率很高,还会举一反三搞出更适合的东西,能够为智宵做到查遗补漏。

智宵坚信一点,那些学了小学、中学数学知识的人,其中必然会有在数学道路上走得更远,说不定会有成为引领诸夏数学领域的人,乃至开启物理、化学等等那些学科。

“冶炉已完成十七座,每日出约在两千六百斤(春秋计量),生铁。”

“宗子所命名之钢,每日出产亦在增多,约有三百斤。”

“至今,生铁已积累十一万斤,钢四千斤。”

程集知道智宵最想知道什么,肯定要先提出报告。

到西汉时期,起初每年最多只能生产出五百万斤生铁,到汉武帝时代增加到每年生产一千七百五十万斤。

当前的智氏,不算智宵在西部新建设的成果,每年生产出来的生铁约在七十万斤左右。

在同一时代,一样有在冶铁的楚国,他们每年生产出来的铁约有百万斤左右,只是被应用在农具上面。

必须提到的是,楚国生产出来的铁并不合格,哪怕是使用在农具领域,也只是让楚国的农业比晋国领先那么一两成。

智氏生产出来的生铁,有六成用于军工,四成用在打造农具。

一件最普通的具装,使用的生铁约有二十斤左右。

以战戈为例,使用的生铁约有一斤。

那么,以智氏每年生产七十万斤生铁为基础,再拿出其中的六成生铁打造具装可以有两万一千套,制作武器可以打造出六十五万。

可是能那么算的吗?明显是不能够的。

有了足够的铁锭,还要有充足用于制作甲胄或武器的匠人,没有后者的话,铁锭再多也只是存着。

到现如今,智氏每年制作的铁甲数量为四千套,各类武器合起来总数量八万。

到了今年才是那种产能,以前的产能更低。

几年的努力下来,智氏在铁甲的拥有数量上达到一万一千余套,真正有主人的也就三千余,其余都堆积在仓库之中。

为什么明明将甲胄生产出来,搞得丢在仓库里面?因为要有人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