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弱的那一方才需要绞尽脑汁补足差距。
实力强劲的一方要的是能够稳得住。
为什么强国难以涌现名将?因为国家实力强大,输了才是一种意外,打赢任何一场战争都属于必然。
弱势一方更容易涌现名将的原因更简单,他们动了脑子击败强势那一方,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绩,再加上需要提振军民士气,肯定就要往死里宣传。
时势造英雄的另一种解释是什么?说白了就是立稳人设,再狠狠地进行鼓吹。
晋国在总体实力上比吴国强大是一个毋庸怀疑的事实,偏偏吴国选了自己不擅长的战法来跟晋国较量,能不让智宵认定其中必有阴谋,变得更加小心谨慎吗?
随着夜幕的降临,交战的两军各自鸣金收兵。
一个下午的交锋下来,仅从表面来看,看不到什么精彩的地方,无非就是列阵硬撼。
然而,交锋真的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看不到的地方存在智宵与伍子胥、孙武的斗智斗勇。
比如说,伍子胥多次设下陷阱诱使晋军突进,一旦得逞就能拉扯晋军的战线,寻找分割歼灭的机会。
智宵面对战机视而不见,看上去似乎很怂,何尝不是因为洞悉了伍子胥的盘算,属于一种不上当呢。
当然了,智宵是谨慎过了头,否则是不是能够玩一手将计就计?
奈何就是智宵真被孙武的名头给震慑住,变得很是束手束脚了。
讲实话,智宵真心觉得被兵圣震慑住不丢人!
楚国那边的将校倒是不怕孙武,得到的结果是什么?五战连败,搞到都城都被轻易攻破。
上下五千年之中,为什么只有几位能够独自闪耀星光,正是因为他们真的太强了啊!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似乎叫:将对手拉进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可以用更丰富的经验来击败对手。
智宵不需要博出位,不用更多的进行冒险,稳住就能够获取胜利,坚持这点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脑子抽了才会选择进入到孙武、伍子胥想要的节奏之中。
“伤亡可清点出来?”智宵在会议开始之后,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魏驹脸色复杂地说道:“我军伤亡七百余,吴军逾两千之数。”
整个下午的交战,无论晋军还是吴军,双方都没有投入真正的精锐。
也就是说,晋军和吴军都没有动用披甲之士,交锋是在常规的士兵之间。
打了一整个下午,两军伤亡竟然合起来不超过三千人的数量?其实这样才是正常。
各自出动两万军队,合起来四万军队只用一个下午就彻底分出胜负?这种情况只会出现在一边倒的交战之中。
智宵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为什么魏驹的脸色会复杂呢?主要是不那么将吴国放在眼里,再则对伍子胥以及孙武有些不以为然。
有很多话魏驹想说,碍于晋国这边战前决定谁是主将,战时状态下可以提问却不能进行干涉,无法将内心真实的想法讲出来。
想来,赵毋恤也有很多想讲的话,同样碍于军规不能表达清楚。
韩庚最无所谓,认为智宵作为主将想怎么打,遵从主将的命令行事便是了。
“营寨可布防妥当?”智宵问道。
在收兵之后,智宵就进行了一系列部署,并且明言吴军今晚一定会趁着夜幕前来夜袭。
魏驹沉闷声说道:“已依照将主之命吩咐下去。”
赵毋恤插话,问道:“既是知晓吴军今夜偷袭,为何仅以死守应对?”
猜出敌军要做什么了,显然是设置陷阱坑一波的绝佳机会。
要是觉得在营中设伏存在巨大风险,不是可以同样派出部队前去夜袭吴军的营地吗?
智宵有自己的想法,仅仅看了赵毋恤一眼,没有给予回复。
因为晋国和吴国约定各自只出两万大军对战的原因,两边又搭建了新的营寨,参战部队自成一个营地,与不参战的部队分开。
来自其余诸侯国的君臣,他们将监督晋国和吴国有没有遵守约定,比如偷偷进行兵力上的补充。
魏驹出了军帐对韩庚和赵毋恤说道:“今次宵多有异常。”
韩庚用表情示意自己听不懂。
赵毋恤忍住冷笑,低声说道:“或是为吴军以往战绩所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