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会盟之前

那是智罃遵守交战规则,发现事不可为没有过多挣扎,遭到楚军俘虏之后,其实仍旧享受属于贵族的待遇,没有遭到虐待或审问,甚至楚国要安排住所和派遣仆从进行照顾,乃至于人生自由都没有被限制。

为什么智罃要等到被赎的那一天才回到晋国,不自己逃跑回到晋国?只能说作为贵族都很要脸,宁愿交付赎金光明正大回去,干不出私下逃跑的操作。

除了要脸之外,其实智罃也是用遵守规则在保护自己。

说白了,楚国又不会对智罃怎么样,交赎金或用其它方式离开,下一次还能够享受规则的保护;一旦选择私下逃跑离去,极可能下一次就没有被俘的待遇了。

小主,

所以说,春秋时期的贵族真的不傻,他们作为既得利益者,很清楚规则是在保护谁,破坏规则自己又该有何等的下场。

后来,中行林父用智罃的同母异父兄弟交换,才将智罃从楚国赎了回来。

回国之后的智罃并没有因为被俘的经历而遭到歧视,不久之后就成为智氏之主,并且还获得了卿位,成为卿大夫之一了。

阏氏在晋国并不是什么大家族,他们是姒姓。因为是姒姓的关系,阏氏家族虽然小,来历却是显得极为不简单,资格满足嫁女给魏氏宗子魏驹。

在这个讲血统的时代,来历等于是背景,属于贵族男女结合的先决条件,包含同姓不婚这一条。

阏武其实不用刻意提醒魏驹关于智氏大量应用铁质武器。

铜和铁是两种从外观就能够辨认出颜色不同的金属,远远就可以进行区分。

诸夏很早就能够冶炼出铁这种金属,只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冶炼出来的铁很不堪用,并且还有比青铜更容易生锈的缺点。

到现在为止,其余家族还不知道老智家到底使用了什么技术,一样是使用铁这种金属,为什么打造出来的武器没有过脆易崩的缺点。

至于防具?现在除了智氏之外,不少家族已经开始用铁来打造防具,只是他们依旧没有掌握好的配方,又没有发现重复锻打可以去掉更多杂质,导致一样是使用铁来制作防具,老智家的防具与其他家族的防具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防御性能。

一样是铁,竟然还有区分?这就完全是废话了。

就好像一样是钢,为什么到了现代需要使用特种钢去制造装甲车、坦克那般,一切只因为同一个大类里面还有存在分类,它们在质量上显现得天差地别。

古人到底懂不懂同一类金属区分众多的小类别?他们不懂的话,怎么可能用铜来制作出青铜。

制作青铜的工艺同样存在“配方”这种玩意?他们在制作青铜的时候会加入锡或铅,这样制作出来的青铜也是“合金”的一个种类。

到了春秋晚期,列国基本都掌握了添加什么才能够使得青铜更坚硬,一直到战国末期更是进入到巅峰,相反对铁的研究还处在相对的初级阶段。

老智家现在掌握关于铁的配方,应该领先当代五百年以上?这样除非是老智家的配方和相关冶炼、锻造工艺泄密,当代人仅靠自己研究就想追上,除非是出现奇迹,要不然就是属于在做梦。

魏氏已经在加紧研究,以魏驹所知是暂时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那么,魏氏是怎么来研究的呢?他们观察并发现智氏在用煤冶炼铁矿,效仿之后发现冶炼出来的铁比用木炭冶炼出来更差,一度怀疑智氏使用煤来冶炼铁矿是故意释放的烟雾。

到现在,魏氏还在不断试验怎么用煤正确冶炼铁矿石,包括使用量以及改进冶炼炉。

在改进冶炼炉方面的思维倒是正确,只是没有掌握“答案”的话,绝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搞定。

配方的方面,魏氏同样在进行不断的尝试,他们使用的是加入锡或铅,等于是用制作青铜的方式在摸索。这个方法并不正确,制作出来铁的质量千奇百怪,说不准还真的能给魏氏研究出什么优异的合金来。

加入到研究铁这种金属的家族不独魏氏一个,晋国内部包括赵氏和韩氏,外部则是楚国、齐国、郑国投入比较大,其余列国也在进行摸索。

这样一看,智宵分明是调动了诸夏列国研究的积极性,怎么都算是一件好事。

毕竟,科学就是不断反复试错,研究不一定能够实现目标,科学实验产生的很多衍生品反倒是最大的收获。

智氏这边的暂时阶段可以说是智宵单凭一己之力在引领,等待那些接受教育的人成长起来,情况一定会变好许多。

有一句大实话,科学需要积累,不存在所谓的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