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为什么晋国会是霸主

老智家现在可谓人才济济,能够主导大方向的人有智宵,还有辅果、程朔以及一些成长起来的小辈可以查遗补漏。

另外,智宵的很多“发明”改进了生产方式,仅仅铁质农具的慢慢普及就是一项大的助益。

有益于承包制的实施,用数据证明老智家的所得并没有因为留给生产者四成而变少,首年便是持平状态,看趋势往后一定会增加。

更重要的是什么?普通人手里有余粮,他们开始变得活跃起来,使得老智家不止精神面貌在急剧提升,各方各面也在得到改变。

最大的改变就是对实用商品的渴望,体现在农具、布匹、畜力和各种生活小用品方面。

智申对正在改变的一切感到茫然,问智宵的时候得到一个答案,说法是:社会正在步入正常。

以前,无论是上层或者下层,俗称叫吃大锅饭,搞的是量化分配制。

也就是,所有人的用度都是由家族支出,上层肯定会过得比较好一些,中层的生活质量也能够得到保障,下层则是维持有的吃有的喝不至于饿死,可是下层想过上更好品质的生活属于奢望。

现在不一样了,下层的所需不再被限定,他们能够过上什么样的生活,看的是自己有多么努力,肯定产生更多的生产热情,希望用努力来改善生活质量。

一个很大的改革却是没有多少人在意。这个改革就是普通黎庶也能够有自己的家庭,可以跟父、母、兄、弟、姐、妹、妻、儿、女在一起生活,不再像以前那般明明是一家人却是分居状态。

老智家还有一个新的变化,随着承包制的实施,各处封地也有一项新的指令被下达。

这个新指令就是获得使用田的家庭,每一户十三岁到四十岁的男丁都要在每年农闲时接受训练。

这种事情在晋国不算新鲜,以往就有农忙时干活,农闲时集结起来进行训练,相关的旧例。类似这样的人被划定为“羡”。

所谓的“羡”就是半兵半农的阶级,用现代的说法叫预备役人员。

这些“羡”没有能力自备武器和军粮,他们的武器和后勤补给由家族来承担,不享受战利品的分配额度,立功了却是能转职为“徒”,获得土地或奴隶的赏赐。

其余列国并没有“羡”这个阶级,倒是楚国贵族或封君很喜欢干拉农夫凑数,乃至于去抓捕或邀请蛮人增加出兵的人数。

所以,能够明白晋国为什么显得武德充沛,成为霸主之后,一直到分裂前一直是霸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