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华夷之辩

异族建国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好多夷人就先后建立国家,比较出名的便是莒国,不出名的还有淮夷、徐夷、州来、钟离、钟吾、等一些夷人之国。

只不过,因为没有前例的关系,使得狄人立国倒是一件新鲜事了。

曾经的狄人一度强盛,不断南下挤压诸夏之人的生存空间,几位强盛的卫国更是两度差点被狄人灭国,卫国最终搬迁到大河南岸才得以延续国祚。

狄人的强大不止是表现在两度差点灭亡卫国,管夷吾辅佐齐桓公干“尊王攘夷”的事业,其实就是狄人、戎人跟部分夷人之国联合,搞到华夏诸国几近风雨飘渺的一个体现。

历经管夷吾辅佐齐桓公联合诸侯一再展开反击,不使诸夏有被发、左衽的命运,期间齐国也成功称霸了。

到后面,齐国因为一再内乱势衰下去,倒是晋国在晋文公执政时强盛了起来,晋国接了齐国的棒成为新一任霸主。

成为新霸主的晋国并不是只光欺负同为周天子之臣的众诸侯,四次大举对狄人和戎人用兵,每次都能取得辉煌战果,扩土千里只是顺带,很直接地打得辉煌一时的狄人远逃北疆,诸夏的历史篇章才进入到晋国团结中原诸侯保卫周天子,与楚国展开一系列争霸战争。

鲜虞便是被晋国打得远窜北疆的狄人一支,长期以来龟缩在晋国以北的山区,直至收复其余狄人才出山区向南边扩张。

既然鲜虞跟晋国是邻居,并且南方便是晋国,他们怎么能向南边扩张?这个要提到大河改道带来的影响,鲜虞以南一度成为泽国,自然灾难使得当地荒无人烟,交通也被切断了。

时间走到智宵生活的当代,大河改道的影响正在慢慢被削弱,哪怕是这样依旧有好多地方属于无人区,其中包括晋国的东北部和齐国济水以北的所有疆域。

因为当地没有什么人的关系,尤其是诸侯不设立行政区,自然也就让鲜虞扩张起来十分容易了。

自从晋国不再对狄人大举用兵已经过去六十多年,狄人中的鲜虞这一支元气得到恢复。

在鲜虞人正式建国之前,干涉晋国内政只是动作之一,更大的动作肯定是联络同为狄人的部落,搞到现在都建国了。

是的,鲜虞人已经建立了中山国,属于先建国再对诸夏的列国发出邀请,或许算作是想补上该有的程序?

“诸夏制度,怎可重现于狄人之手?”智宵率先表态。

这话是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狄人中的鲜虞这一支,他们在干“诸夏化”的事业!

如果是儒家独尊的王朝,士大夫们一定会因为异族主动“诸夏化”而觉得是教化之功,感到欣喜若狂。

鲜虞人并不是率先诸夏化的异族,随后还有契丹、鲜卑、项党、金人、建州女真。

没有例外的是,契丹、鲜卑、项党、金人、建州女真先后窃取了诸夏的土地,再给正朔之朝带去无尽的麻烦。

所谓的“诸夏化”到两汉之后可以称为“汉化”,他们可不止是学了制度,包括文化、农耕、技术能学的都学,甚至某些技术超过了正朔的朝廷。

儒家门徒喜欢教化,他们或许不懂异族“汉化”意味着什么,更没有看到先后“汉化”的异族压着正朔朝廷在欺凌,只觉得异族“汉化”了就是儒家的功劳。

话说,什么功劳?任意屠杀正朔之民,动辄欺凌正朔朝廷,乃至于灭掉正朔取而代之,算是儒家教化的功劳吗?

儒家也一度因为“小日子”和“棒子”派人到中原学习而沾沾自喜,他们不知道的是自己的倾囊相授为子孙遗留了多大的后患。

当然了,说白了还是子孙自己不争气。

若是一再保持领先的话,那帮龟孙只能是作为龟孙,相反因为诸夏苗裔的不争气而有屈辱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