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的卿位权柄极重,一开始是卿位带来的特殊性,体现在晋文公到晋厉公时期。
从晋悼公这一朝变成卿位只是一种附加值,原因是各个卿位家族过于强大,不再是卿位才带来权柄,变成了坐在卿位上的那些卿大夫家族实力强大保证了卿位的特殊性。
等待有实力才能坐在卿位的阶段之后,其实也就等于晋国失控了。
这种失控体现在国君的话语权被削弱,直至弱化到空有其名,不再能够在大小事情上做主。
国君的话语权丢失可以用另一种层面体现出来,也就是国家相当多的职位被卿位家族夺去,国君的位置坐得很高,可是底下没有为之效命的人。
这种变化的过程在晋国属于一种自然而然,弱势的一方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弱,强势的一方持续地步步进逼。
殿内正在争得很凶的几位卿大夫,他们看似在斗争,有得争就代表有所得,即将失去的却是公族为数不多的一些职位。
“诸卿,诸卿!诸卿!!!”晋君午连续喊了好几遍,可算让众卿大夫看向自己。
搞什么?
啊!?
就问问你们在搞什么!
晋国十成职位里面,有八成已经被卿位家族所掌握,搞到现在连公族仅剩的二成都要抢吗!?
“君上,百废待兴之际,封君无有做事之能,实为不妥。”赵鞅刚刚成为正卿,知道应该由自己这名正卿率先发声。
晋国近年来不是在内战就是跟外部势力交战,方方面面怎么可能不受影响?
晋国的公族封君确实表现得没有做事的能力,无论是真的没有那份才能,还是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反正就是做不成事。
拿担任“田部史”的董秦来说,他负责为国家征收租税,问题是十成里面有六成收不上来,收上来的四成起码有半成进入董氏的腰包。
董秦为什么只有能力收上来四成税?根本原因在于他不敢得罪卿位家族,哪怕是一些卿位家族的附庸都不敢逼得太狠。
而董秦不敢得罪卿位家族,还不是晋国公族势力太弱,讲话不敢大声,更不敢惹得卿位家族付之武力对抗,办事肯定就难了。
赵氏、韩氏、魏氏、智氏懒得去抢田部史这个职位,以晋国的现状,谁来当田部史都白搭。
他们在抢的是御史、左师、博闻师、侯奄这些职位。
春秋时代各个诸侯国的御史,他们并不是谏议官,属于管理文书以及记事的官职,职权跟史官无限接近。
左师则是议员,一般有跟国君参议的权利。
博闻师则是顾问。
侯奄可以视作武装部长。
这些职位之中,以侯奄的权柄最大,只不过在晋国成了一种聊胜于无的官职。
晋国各个卿位家族有自己的生产基地,私家武库里面不缺装备。
反倒是属于国家武库不止装备少,国家武库里面信不信更多的是损坏了的武器装备。
至于国帑?其余列国或许还有公共财产,晋国早就没有这玩意了。
晋厉公在位的时间很短,造成的破坏性却是极大,不止属于公族的郤氏栾氏一个除名一个破败,属于晋君私家的众多匠人以及产业也被卿位家族瓜分了个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