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对于美谥和恶谥已经有规则,只是没有往后那么多层面,并且好就是好,坏就是坏。
评定谥号也比以后更加复杂,在晋国就是在任的卿大夫与史官、贵族共议,再将结果送给国君定夺。
智宵就是在任的卿大夫之一。
不出意外的话,智申马上会获得卿位。
这样的话,智氏就占了两个卿位,能够对智跞的谥号投两票。
因为智申还不是卿大夫,入宫向晋君午禀告自然由智宵来做。
晋君午按照习俗召唤众卿大夫,给脸就往好的方向来阐述智跞的平生,算是一种倾斜,提醒众卿大夫不要耍花招,给智跞的谥号要往好的去定。
可是,晋君午召唤众卿大夫入宫,多余的话根本没有讲,直接让众卿大夫商议智跞的谥号。
没有人开口,智宵作为智跞的孙子,不是讲谦虚的时候,开口就是一个“文”的谥号。
那一句话说出来,代表的就是智氏的态度,谁反对就是在跟智氏过不去。
换作以前,谥号当然是由众卿大夫商议,再给国君决定,其实史官以及众贵族也有话语权,尤其史官的话语权极重。
现在?太多的规则被打破,尤其是在晋国这边,相当多的规则早就变成不是规则了。
比如说在楚国,给谁定谥号除了国君(新君)、重臣、贵族、史官之外,巫也能说得上话。
在鲁国一定是史官的话语权最重,有直接的推荐权利,能够决定通过或是否决则是变成了三桓的家主们。
变成齐国的话,共议的人跟晋国差不多,国君却是没有一锤定音的权力,需要获得众贵族的认可。
到了现在,晋国这边的很多步骤被省略或摒除,不止巫在谥号上失去说话的权利,贵族和史官其实也说不上话了。
或许是智宵太直接和强势的关系,直接导致殿内陷入一片寂静。
足足过上一刻钟的时间,晋君午才率先打破沉默,说道:“中军佐、下军佐、新军将、新军佐皆不在都,仅有三卿定议,或留口舌。”
在当前的年头,定谥号可不是一件小事,关乎到身后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