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封地的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牵扯到的事情千条万条,其中人口迁徙反而是最简单的事情。
为什么说迁徙人口简单?春秋的早期,列国有频繁迁徙都城的操作,几乎每五年或十年就会迁徙一次都城,原因是旧都城生活得太久,制造了太多的生活垃圾,再来就是周边的土地开始变得越来越贫瘠了。
到了春秋中期阶段,无主的土地变得越来越少,哪怕是生活环境变得恶劣,选择哪一块合适的土地筑造新都城都会成为麻烦,其中最麻烦的在于安全问题,使得一个国家迁徙都城变得需要更加慎重,生活环境可以忍受,独独安全问题不得不详细思量。
在这一段时期,国君宁愿花费庞大的人力物力进行大扫除,忍受就近生产的产量问题,还是大多选择不再迁徙都城了。
因此从春秋中期时代开始,诸侯不再做出迁都的举动,倒是更加重视起了各生产地区与都城的交通问题。
土地长时间耕作会让土壤失去养份,别以为古人就不知道这种变化,只是到春秋晚期阶段依旧没有“休耕”这一项操作,倒不是没有差距到休耕恢复地力的办法,纯粹就是开垦出来的土地过少,不舍得去进行空置罢了。
魏氏从一开始最大的产粮区就不是“魏”地,他们一直以来也在忍受着“魏”地以及周边多山的困扰。
有困扰,自然也会有好处,要不然魏氏怎么发展起来呢?
在“魏”地那边最大的产出不是粮食,他们没有掌握金属配方以及更先进的冶炼、锻打技术,以前发现铜矿必须交归国君,探勘到矿产也难以利用。
多山也就代表多林,有了山林就会使得动物进行繁衍生息,魏氏在“魏”地取得最多的收获是皮草,一度也在干抓捕动物贩售的活计。
到后面,魏氏认清“魏”地开垦的困难程度,玩起了大肆的养牛做业,山漫遍野的草足够牛去吃,并且因为多山多林的环境被迫规划放牧,不用担心长时间放牧将草皮啃秃了的忧虑。
当然了,魏氏应该是不会重视放牧对地理环境带来的危害,他们距离发现这一点还很远。
不止是魏氏,有大型牧场的赵氏,再加上那些以放牧为生的游牧部落,他们在这个地广人稀的时代,着实是有充分的地皮可以使用,才没有放牧会把哪里的地皮搞成沙漠化的困扰。
魏氏很清楚自己要拿出来跟智氏交换的封地是什么情况,换的还是晋国南部那种适合开发农业的地皮,明白不可能是以土地面积作为计量,需要的是地皮面积的数量换土地质量。
关于怎么来置换封地,魏侈一开始就明确表达了魏氏的诉求,例如魏氏的重心一定会在封地交换之后南移,不止是会寻求与智氏的封地交换,也要跟韩氏进行封地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