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丘要到很久的以后才被封圣,于当代来讲其实啥都不是。
不止一个诸侯对孔丘做出评价,大意上就是孔丘文不能治国,武无法安邦,理想很美好却是显得太过理想化,根本不适应于当代的需要,无论哪个时代都不可能出现那种理想国。
孔丘好歹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间很好地治理了“曲阜”一座城池,怎么能说文不能治国呢?一切只因为孔丘提出并干了“堕三都”的影响太大太坏,期间不止是孔丘被三桓利用,并且“堕三都”之后直接让鲁国失去抵御齐国入侵的屏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武无法安邦的说法中,孔丘还真没有参与过任何一场鲁国对外战争,在军事上肯定也就没有相关成就了。
仲由惊讶的不是孔丘被驱逐。
他们不止一次数千人在列国晃悠,国小民寡的诸侯只能尽力礼遇,免得被这么一支武装团伙暴起,着实是扛不住的。
面对大一些的国家,谁愿意自己国内有那么一支武装团伙在游荡,要么是孔丘自己减少随行弟子数量,不然就是进行驱逐。
所以,孔丘遭到驱逐的次数有点多,很难让仲由意外得起来。
仲由之所以愣住的原因太现实,一直在强调“克己复礼为仁”的孔夫子,怎么能够当着一国君臣的面诅咒亡国啊?
“果、果真……?”仲由倒不是认为智宵在欺骗,纯粹觉得不可思议,另外就是纳闷孔夫子为什么要接受南子的款待。
南子是谁?她是宋国的公主,还是卫国的国夫人,并且名声方面极差。
孔丘是谁?他在诸侯与世人的眼中是那样的人,在一众弟子眼中又是另外的一种人。
在一众弟子眼里,孔丘是一个很高尚的人,并且众弟子也真的认同孔丘的思想。
恰恰是因为有那种崇敬,仲由才无法接受孔丘接受南子的款待,与之相比诅咒卫国灭亡倒是不算什么了。
智宵没有心情谈论什么孔丘,有个人敢在这种时候过来闲谈,随意聊上几句罢了。
什么时候?就是智氏正在面临危机,谁都能看得出智宵心情不好,很有眼色没事不做打扰,偏偏不知道那样只会让智宵心情更压抑。
仲由来聊几句挺好,起码可以让智宵的注意力被转移。
“我闻有孔门弟子向楚君极力推荐师孔,子西亦有意召见师孔,想来师孔愿往楚国?”智宵说道。
现任的楚国之君叫熊轸。
楚国当前的令尹叫熊审,他的“号”称为子西。
仲由听了略略迟疑地说道:“子西与楚君……矛盾颇多?”
要不怎么说有众多师兄弟就是好呢?那种消息哪怕是列国诸侯都不一定知道,偏偏仲由就从一些楚国出身的师兄弟那里听说到了。
楚君轸与担任令尹的子西关系确实不怎么样,原因是子西一直想迎回白公胜。
白公胜是谁?他是楚君轸的侄子,父亲就是被迫出奔的楚国太子建。
等于说,楚国君位本来该由太子建继承,现任的楚君轸是抢了君位。
那么楚君轸会怎么看待白公胜归国的这一件事?哪怕不担心白公胜夺位,看到白公胜这位侄儿心里多少会有些别扭吧?
因为子西一直想迎回白公胜,直接让楚君轸对子西很有意见,君臣之间的关系不说变得很恶劣,交心是真的交不起来。
话说也是那样,楚君轸没有想方设法想干掉白公胜以绝后患已经显得很是理智,偏偏子西三天两头闹一出想迎回白公胜的动静出来,某种程度上是在逼迫楚君轸干点什么呀。
子西为什么想迎回白公胜?因为白公胜很有军事才能,并且竟然投奔到死敌吴国那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