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比美人还美

不是智宵胆子太大才进入各个家族的封地,他们这一千人的队伍中,甲士级别的士兵达到一百五十,剩下的三百五十名士兵都是健卒的级别。

并非能披甲作战就叫甲士,要能够附甲三层,跑五十里还能马上投入交战。

穿三层甲,连带武器就是负重七十斤以上,再跑五十里拥有作战能力,代表是耐力充足。

甲士的标准可不止是非凡的体力与耐力,杀人技方面也是考核之一。

一名甲士对上普通士兵,基本要有以一敌十的实力!

当前对甲士的挑选极其严格,导致的是甲士的数量非常少,拿智氏为例,有两千甲士都算多了。

晋国拥有最多甲士的是魏氏,一定超过两千的数量,具体数量多少是绝密。

如果穿甲就是甲士,智宵都将合格的铁冶炼出来,岂不是随时能武装数千近万,乃至于更多的甲士了?

事实是,实力不足披甲不一定是正面,披上甲胄却是没有跑几步气喘吁吁,上阵战场压根就是变成在送人头。光是防御力充足,缺乏杀伤力和变阵能力,则是成了两宋时期的重步兵了。

不是说两宋的重步兵不能打,但他们确确实实缺乏战场上临时变阵的能力,再没有一个靠谱的指挥官,能扛住也打不赢,打赢了也难以更多杀伤敌军,变成哪怕打赢了其实也无法对敌方造成战力折损。

智宵这一支队伍进入卫国境内没有多久,走到“平阳”时就遇到了前来迎接的卫国队伍。

“在下渠牟,负责迎接贵使。”弥子瑕一边行礼一边致意。

明明是弥子瑕,怎么又自称渠牟?因为他在史书上的名字就叫弥子瑕。

这位现任的卫国将军,他其实是晋国公族的后裔,某位先祖是晋灵公的弟弟,受封于“弥”,遂以“弥”为氏,子瑕是他的字。

弥子瑕后来在晋国的变故中出走,先后在宋国、鲁国出仕,最终落户卫国,受封了一块“渠”地,便以“渠”为氏。

所以就说了,看春秋历史,不懂当时的规则与习俗,很难搞清楚一个不同称呼的人怎么是同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