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氏和中行氏明显已经元气大伤,接下来哪怕没有被灭亡,两个家族的一些封地、人口和资源必然要被侵占。
赵氏则是到了伤筋动骨的地步,从曾经的实力排行第四,沦落到倒数第一。他们会迫切希望弄死范氏、中行氏寻求获得一些分润,好能够回血。
智氏、魏氏与韩氏是赚得盆满钵溢的三个家族,其中因为智跞是元戎的关系,尤其智宵表现得那么亮眼,智氏必然还要再多额外获得一些好处。
列国之中的齐国,他们的五万大军几乎覆灭,剩下的六千左右,真的不知道有多少能回国,未来晋国势必会找齐国算账。
宋国、卫国、鲁国,他们先后投降了两次,各自失去了万余左右的兵力,并且还签下了新的进贡协议。
郑国的损失比宋国、卫国和鲁国略大一些,丧师应该有两万左右,随着晋国内战的结果出现,未来要么识相赔礼道歉,不然一定会遭到晋军的报复。
其余那些没有遭受损失的国家,吴国君臣一定乐得不行了。
智宵知道智跞的盘算。
在原本的计划中,智跞只是图谋抢夺范氏和中行氏的一些封地,以中行氏的封地为主要目标,再将其余的战利品更多的分给魏氏。
这个计划就是智氏与魏氏结盟,再将韩氏拉拢过来,三家一起掌控晋国。
智宵却知道魏氏和韩氏忌惮坐在元戎宝座又实力迅速得到猛增的智氏,不用多久就会选择支持赵鞅跟智跞进行抗衡。
类似的状况在晋国已经上演了一两百年,剧本几乎没有出现变化,只是一代代的人变了而已。
智宵明白那些,没有道理智跞会那么天真,不明白那些吧?
所以,或许是智跞一定有自己的信心?
作为晚辈的智宵对智跞的某些决策觉得不靠谱,讲自己的意见都要小心措词,一再主张之下智跞还是非常坚持,再劝未免就会显得不识抬举了。
说到底,智跞才是那个拿主意的人,愿意听从意见倒好,明明已经拿定主意,还有人不断劝说,对错什么的会变成次要,不管作为上位者还是长辈,其实都是要面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