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智宵的威名

旁听的魏驹、韩不信对视了一眼,能够看出对方在泛酸。

心事重重的赵伯鲁在魂游天外,压根没有在听士皋夷说什么。

其实,并不是“沫”有多么难打。

智跞安排在范氏和中行氏内部的人透露,说“沫”是范吉射和中行寅准备的退路,一旦事不可为会龟缩到“沫”这边来。

范吉射和中行寅选择将“沫”作为后路,主要是那边距离卫国、郑国和齐国很近,再来就是附近的“棘津”有一座跨河大桥。

位于“棘津”的跨河大桥始建于周简王四年,一直存在到东汉末年才被破坏。

大河目前只有两座跨河大桥,一座就是“棘津”的这一大桥,另一座位于周王室公卿单国附近的“盟津”。

在“棘津”的大桥建成之前,晋军南下基本都是先走“王畿之地”再通过“盟津”的大桥过大河,以至于被夹在晋国和楚国中间的郑国相当难受,一切只因为晋军的行军路线必定会进入郑国,导致当时郑国是晋军与楚军交战的主要战场。

那么,明明知道“沫”是范吉射和中行寅选择的退路,智氏、魏氏和韩氏为什么不选择提前把范氏和中行氏的退路给抄了?

有一个成语叫“鱼死网破”。

智跞、魏侈和韩不信不那么做的原因太简单,把范氏和中行氏惹毛了,范氏和中行氏先打谁会是一个问题,将他们的退路断掉等于在逼范氏和中行氏拼命。

智宵没有马上答应士皋夷的请求,等待与魏驹、韩庚、赵伯鲁商议之后,再次见到士皋夷才答应下来。

这是智宵明白尊重人的重要性。因此哪怕智宵说什么就是什么,还是应该先跟魏驹等人商讨。

类似的细节很多人会忽视,殊不知当时已经有人心里不爽,没算账只不过是形势比人强,某天倒霉就要被落井下石了。

五天之后,为数一万的晋军来到距离“沫”的十里外。

得知有晋军接近时,包括“沫”城守军以及城外的宋军、卫军、鲁军都做好了死守的准备。

士皋夷请与智宵同车,战车在联军的营盘外围逛了几圈,好让联军高层知道是谁率军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