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税收分“税、赋、征”三种。赋的偏旁为“武”,“赋”的含义是:纳赋人自带粮食,自己准备兵器,按政府的指示到指定地点报到,以应付官府的差役,或者参加战争。
因为“赋”是专门用于军事目的的税,所以又被称为“军赋”。另外,古代一词多义,“赋”同时也有军队的意思,比如“三赋”意思为“三军”。
依据周礼:天子有权拥有六支整编军,诸侯只能拥有三个军的编制。晋国是霸主,六名卿就是三个军的编制,八名卿就是四个军的编制,并且擅改了军制。
智宵觉得程朔说得有道理,以孔丘弟子之中大多数人贵族的出身,在这个“王侯将相有种”的时代,出生就是含着金钥匙,成年就会有各种官职加身,偏偏跑到鲁国拜孔丘为师汲取知识,显然是有更高理想和抱负的人,怎么会愿意当一个小官呢?
没有一小会,程集带过来了一个人。
这个人叫叔仲武,是孔丘座下“无名”的弟子之一,晋国人的背景。
说起来,一些文献记载中,孔丘有七十二位有名有姓的弟子,来自当时的很多诸侯国,可是里面竟然没有一个是晋国人。剩下的弟子几乎在史册上无法留下名号。
“拜见世孙。”叔仲武看到智宵立刻行礼。
智宵笑着点了点头作为回应。
从前缀来看,这个叔仲武应该是某个小贵族家庭里面,属于无法继承父辈财产的儿子。
在晋国,贵族阶级家庭里的男性,他们一般会努力锻炼杀人技,等待某天纳赋时绽放光彩,没有财产继承权的儿子立下战功再成为某地的胥吏之一。
因此像叔仲武这种不好好待在家里锻炼杀人技,跑出国去寻找出路的人,要么是在家里极不受待见,不然就是有着远比在晋国按部就班过一辈子更高的理想。
叔仲武知道智宵是谁,更清楚卿位家族在晋国代表着什么,尤其明白晋国的“卿”在权威上位比列国的国君。
“不知世孙召见小人……”叔仲武就是了解太多,才会显得战战兢兢。
智宵先示意叔仲武别紧张,随后问道:“尔追随师孔,不知所学何物?”
叔仲武恭敬答道:“主学《礼》,余下略有涉及。”
先前已经提到过“儒”在殷商时期已经有了,还是负责丧葬等事务的一种职业,孔丘只是目前的众儒之一。
到了现如今的时代,儒的本业还是与各种礼仪有关,只是他们还会兼学其它一些学识。
比如说,孔丘除了专业对口的《礼》和《乐》之外,还对《诗》、《书》、《易》很有研究,经常为了一些不理解到处拜访相关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