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宵今年十三岁,没有加冠的话,几岁都等同于未成年,身高约是一米六,不属于肌肉男的体格。
两人聊的不是儒学,也不提什么国家大事,谈一谈各自的见闻而已。
刚才那个在记录的门徒,继续书写道:夫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宵答‘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什么意思?用意是表达堂堂智氏世孙特地前来找孔丘讨教,能够抬高孔丘的地位。
不开任何玩笑的讲,今天智宵来拜访孔丘,确确实实能够抬高孔丘的地位,说不得鲁国君臣得知此事会给孔丘很多好处。
后面会证明其影响力,比如本来想任命孔丘当司寇的鲁君宋一直被三桓阻止,有门徒传播智宵特地到卫国拜访孔丘的事情,一下子让三桓对鲁君宋任命孔丘当司寇开绿灯了。
一路上,智宵在观察孔丘的一众门徒。
那些门徒几乎人人佩剑,说是一群陪伴老师外出游历的学子,何尝不是一帮武装团伙呢。
一大群武装起来的弟子也是孔丘能够周游列国的保障,要不然旷野到处都有野兽,一些不服教化的野人发现旅人绝对会袭击,安全方面怎么保证?
当前年代,能够佩剑本身不是贵族也会是贵族的子嗣,足以说明孔丘的这些弟子都有来头。
好像也对?孔丘自己的封地不大,出产连维持自家支用都成问题,出门历来是最耗钱的一种事,没有来自弟子的奉献,怎么一次次周游列国?
可能是智宵对孔丘太客气了?
孔丘主动将话题转到了晋国对卫国的入侵事件上来,话里话外还比较不好听。
作为卫国太子的蒯聩和卫国公族封君的孔悝立刻支起耳朵,想听一听智宵会是什么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