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是梁兴扬、何腾蛟这一方最危险的时刻,他们掌握的正规武装力量不过来人,其中大部分几天前还是左良玉的部下,而面对的左良玉精锐部队多人,至少是6倍的数量差,战斗力可能还不止。
但,此刻梁兴扬不但不慌,还让手下这帮人坚定了信心:盛极必衰,左良玉此时犯上作乱,正是因为他太骄傲了,竟然非常作死打起了清君侧的旗号。
何腾蛟在梁兴扬的授意下,介绍了历史上几个着名的清君侧的故事。
其实历史上敢打出“清君侧”旗号的人不多,而且唯一成功的应该说只有大明燕王朱棣,他也因此成功登上了帝位。当然,朱棣成功“清君侧”这个故事何腾蛟是不会说的,一个是犯了永乐大帝的忌讳,现在还是大明朝,说这个不是找死吗,另一个自然是不能灭自己的士气。
那么剩下打着“清君侧”的应该只有三次,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大汉朝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
说实话,当初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的想法是好的,自己的儿子封为各地诸侯王,可以为自己的继承人拱卫边疆。但是刘邦没想到的是,自己在位的时候还好,甚至自己的儿子做皇帝的时候也还好,毕竟诸侯王是皇帝的儿子、兄弟。
但是越往后传承,血缘关系就越来越淡化了。而诸侯王的权力也会越来越大,毕竟他们的独立王国,发展得好,经济、军事、甚至政治权力会越来越大,血缘关系淡化后,亲情感进一步降低,就会威胁到中央集权。
汉景帝登上帝位之时,汉朝已经建立不少时间了,各地藩王的实力越来越强了。所以他就想削弱诸侯王的权力。正好一位名臣晁错提出《削藩策》,汉景帝就开始着手削藩。
后来,有七位诸侯王起兵造反,就是打着“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口号。当时七王实力强大,大汉中央不见得能打败,汉景帝没办法,诛杀了晁错,从政治上来了一招釜底抽薪!
你要清君侧,现在晁错死了,总该熄兵了吧?继续打下去,是不是你们这些诸侯王在造反?
所以,叛军很快就失败了。
这个故事也证明了名分大义的重要性。
只要皇帝在位一天,其他任何人都不要觊觎皇位、皇权。
现在是大明朝,你左良玉只不过是个领兵的外臣,你凭什么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这就是在造反,那显然必败无疑了。
这个故事一讲,马进忠、刘大龙立刻坚定了信心,这个左良玉必死无疑,好在自己第一波就投靠了梁侯爷,不但无罪,可以说有功了。
梁兴扬宣布散会,各部队按照职责,加强防卫,此时不能盲目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