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腾蛟听了这些构想,不禁为梁兴扬叫好!
他感受到了梁兴扬超越时代的见识,而且梁兴扬身上没有那种为己谋私的利己主义思想,也不是愚忠于君主的思想。
从这种军改的想法来看,梁兴扬的军队不是为一个具体的君主效忠,而是为大明,为百姓效忠,真真切切,不藏私心,很有儒家孟子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感觉。
恰好,何腾蛟修的便是孟子之道,如今身处乱世,难有用武之地。
但,梁兴扬的话,让他燃起了信心。
梁兴扬道:“何先生说,养气乃是小道,我深以为然,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要想成功实行仁政,天下大同,我觉得还是要集合所有人的力量,这仁政最终也惠及所有人。不过兵法、练武、修真,也有可取之处,没有小道辅佐,如何治国只会沦为空谈。”
他接着道:“所以,今晚一见,我对先生的见解深以为然,还请先生入朝辅佐我。首先,我们要商议一下如何解决湖广的问题。”
何腾蛟哈哈一笑道:“侯爷胸怀大志、忧国忧民,又平易近人、快人快语,何某也是十分佩服,从今以后,何某但凭侯爷驱使。湖广问题,我苦于没有足够的武力作为后盾,一直没能解决。侯爷此来,应该带来足够的兵力?”
梁兴扬苦笑道:“兵力显然是不足的,东江镇老兵除了在东江防卫,还在天津作战,编练的新军在山东、凤阳、淮扬等地,抽不出来。只得从东江临时抽调过来的一艘船,火炮24门,弹药倒算充足,后续还有两船步兵,不过2000人左右。”
何腾蛟捻了捻胡须,微笑道:“侯爷,2000精兵略微少了点。左良玉在武汉三镇有几万兵马,一旦不能成功,左军大举反扑,侯爷的兵马太少恐怕难以收场。”
梁兴扬道:“嗯,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左良玉在武汉三镇有骑兵,步兵,还有水军,真是打起来是个问题。
不过,我预先做过功课,左良玉自己一向是在大帅府深居简出,旁边就是一座骑兵军营,长期有500精锐骑兵驻扎。其余骑兵就在武昌城外,水军营寨设在汉口,步兵则在武昌、汉口、汉阳各一营。
如果采取擒贼先擒王的方式,直接突击,一举攻破左良玉的府邸,很有机会。特别是我军的火炮,不是平常的火炮,射速快、威力大,谁敢去救援,恐怕都要被炸得人仰马翻,能起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