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男怕入错行

像这大旱之年,还是需要大哥的帖补帮衬,才能度过难关。

下午,治玉温回到家中,治国州问道:“你去郝家探问你哥哥的消息,你嫂子是怎么说的?”

“爹爹不要提了,一提就来气。孩儿到了郝家去探问哥哥的消息,嫂嫂开口就骂,不留任何情面,说哥哥并没有书信寄回家,孩儿不相信,就去附近问问左右邻居,核实一下看嫂嫂说的是不是属实的。”治玉温说道。

“左右邻舍怎么说的 ?”治国州问道。

“孩儿从邻居那里打听,邻居说,哥哥在京师游学,学习刑名的专业,前年承蒙登莱道聘请在衙门做事,今年春天往回邮寄了银两和书信到家里,想必郝家父子将银两吞了,藏匿起来,或者挥霍一空,孩儿打听到这个信息后,返回去找嫂嫂,说了这个情况,和嫂嫂理论一番,可恨那郝氏父子出言不逊,将孩儿痛骂一番,将银两昧了起来,埋匿在地里,只是将一封空书信扔给了孩儿,孩儿无可奈何,只有将这封空书信带回来,交给爹爹看看。”治玉温说道。

治国州接过书信,展开一看,里面写道:“不孝儿子游学到京城,和登莱道的李公相交甚好,遇到了知心朋友,于是就带往衙门掌管了刑事审判相关的工作。因为常常思念二弟在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难以为继,学馆收入有限,就将这个情况告诉了东家,东家聘请他为主使。今天先预支银两,共有纹银五十两,一半给父亲作为薪水,在生活上进行开支,另一半作为二弟的盘缠费用,恳请收到书信之日起就要启程出发。”

治国州读完书信,大骂道:“贱人!真是可恶至极!竟将银子私吞截留,一钱银子都不给我们,这么好的事,竟然因为没有盘缠不能前往,错过这个差事,以后怎么过日子?对了,玉温,我想起来你的好友叫张廷照的,他为人良善,慷慨大方,你去找他商量,寻一些周济,想想办法,说不定就有希望,不妨去试试。免得耽搁行程,不能及时赶到,让你兄长不好解释。家中也十分艰难,事不宜迟,因为每天都要吃饭,没饭吃,就会死人的。你看看怎么样?”

“父亲所说的很对!孩儿这就去。”玉温说道。

然后就辞别了父亲,来到张廷照家中。

廷照迎接入内,分为宾主坐下,寒暄寒暄,然后命丫鬟奉上清茶,廷照就开口问道:“治兄,别来无恙?今天咋这么有空,光临寒舍,有何见谕?请多多赐教!”

“唉,说那里话来?小弟和仁兄是知心朋友,仁兄不嫌弃小弟贫寒,不嫌贫爱富,真是讲义气,够意思,仁兄一向仁义待人,不褒贬小弟,小弟感谢不尽,今天,小弟无事不登三宝殿,来找仁兄谈谈,只因家兄在登莱道当差。”治玉温说道。

“什么差事?”张廷照问道。

“就是一个幕僚,出出主意的。念及小弟在家贫穷困苦,难以为继,就特地邮寄了白银五十两,一半给家父作为薪水米粮的供需,另一半作为小弟的路费去往家兄那里,到了之后,就去署中做事。”治玉温说道。

“这是好事啊!”

“是的,仁兄说的是,真是雪中送炭,及时雨缓解旱情,可惜的是,嫂嫂一家父子几人将银两截留侵吞,只留下书信,称从未见过银两,只有书信,就将书信扔给小弟,小弟将书信给家父看,家父从信中得知银两之事,家父气不打一处来,毫无办法,后来想到仁兄仗义疏财,爱帮助人,就让小弟来找仁兄,这是无可奈何的办法,小弟就来找仁兄协商,想想办法,不知道仁兄是否愿意玉成此事,不甚感激!”玉温说道。

小主,

“哦,嗯嗯,这是小事,小事一桩,好说,好说,不必客气,不要挂虑,弟便依照仁兄所邮寄的银两的数量,一半给老伯作为安家费用,另外一半给兄作为盘缠费用。但是,有一个说法,令尊老伯如今已经是年逾桑榆,你们兄弟又在遥远的地方当差,远离老伯膝下,如果稍微有了一些成绩,得到一些收获,就要立刻回家对老伯尽孝奉养,不能久在他乡贪图富贵,重利轻义,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切记切记!”

“仁兄所说谨当记在心中,仁兄的慷慨大方,令弟十分感动,有钱之日,定当及时奉还,感谢仁兄帮弟度过难关。”玉温说道。

说完,张廷照令家人拿来银两,交付给玉温,玉温接过来,二人辞别。

玉温回家后,就将这事从头至尾给治国州说了。

国州非常高兴,看到了希望,就叫玉温立马收拾行李,准备出发。看看黄道吉日,即可启程。

到了出发之日,玉温对妻子詹氏说道:“贤妻,我只是因为家道艰难,万不得已,不会离开家离开你和孩子,外出谋生,实在是无奈之举,你要理解我!现在,你的公公家中没有儿子在身边,就指望你小心伺候老人家里,恶嫂是指望不了的,再说家兄是入赘上门女婿,她不气公公,就算天可怜,烧了高香,恶嫂比不得贤妻,如果代替我们兄弟对公公尽孝,愚夫和代表家兄都对贤妻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