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瓦格博是一座神秘的山峰,充满了宗教色彩,从未被人征服。200多年来,地球上14座海拔超过八千米的山峰以及数十座海拔超过七千米的山峰都被登山者攀登过。但是早在1902年,英国登山队就率先挑战卡瓦格博,然而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直到一场特大山难震惊了整个世界,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卡瓦格勃,这座神圣的山峰从此成为了禁地。1988年,中日联合登山队组建,目标是十年内登顶卡瓦格勃,由日方提供资金和装备,中方提供后勤保障。同年10月,第一波先遣队员来到卡瓦格勃脚下的德清县进行调研和勘探。
一开始,当地的藏民热情的招待了这些外来人,但是得知他们要攀登卡瓦格博后,藏民们的热情立刻消失了。在他们看来,卡瓦格伯是神的住所,攀登等于打扰神的休息,登顶更是对神的不敬,会引发神的震怒,降罪于人。尽管有这些传说,但是登山队员们并没有太在意,他们继续着他们的计划。
1989年9月,中方攀登队队长金俊喜带着几名队员进行了现场考察,却发现现实和地图上完全不一样,一路上他们看到了无数的冰崩和冰裂缝,不止一次听到了轰隆隆的巨响,抬头一看,只见巨大的冰体正在直直的下落,幸好他们及时躲闪,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们终于到达了海拔5400米的冰川底部,却惊奇的发现这里的冰柱实在是太陡峭了,冰川上方时不时还有冰块掉落。鉴于复杂的气候状况,日方决定派遣气象专家井上治郎担任学术登山队长。
每次进山都会遭遇当地藏民的阻拦和敌,但在日本队员看来,登山是一项与信仰无关的纯运动。1990年冬,中日联合登山计划正式开始。这支由19人组成的队伍经验丰富,他们手中还握有当时最先进的卫星云土接收仪,用以应对变化莫测的天气。
虽然他们不信神,但出于对当地宗教传统的尊重,队员们仍在山对内的飞莱斯举行了出发前的祈福仪式。次日,他们步行了六个小时,在12月1日启程前往这次登山的大本营。
这一天突然下起了大雪,不知是巧合还是预兆,按照当地气候规律,11月到来年1月是旱季,天气相对稳定,适合登山,但他们到达时,天气一直晴朗,而在他们出发的这一天,突然下起了漫天。大雪仿佛山神在对他们说不。日本警上队长研判卫星云图后认为,12月28号之后,这个地区的天气状况将变得更糟,因此登山队决定在28号前突击登顶。
上午11:36,五名队员组成的突击小队到达了海拔6200米的西山脊,此时太阳躲到了云层后面,乌云很快遮住了山顶,风也变得更强。井尚队长研究卫星云图后认为天气很快就会好转,希望突击队能继续前进。
下午两点,大本营的金俊喜突然接到了队长宋志毅的急促呼叫,他们遇到了一个难题,他们现在位于海拔6470米,山上的云雾太大了,完全罩住了他们,能见度不足20米,风雪很大。他们和日本队员讨论是继续往上爬还是下车。
此时,宋之毅和队友已经冒着风雪爬到了海拔6470米,距离顶峰只有270米。金俊喜立刻联系井上队长。后者表示相信恶劣的天气只是暂时的,但目前正在推算天气状况,让突击队原地待命。
突击队员们站在山脚下,眼看着登山即将开始,大家都不想在这个时候撤退,于是他们在原地搭起了帐篷,用来抵御寒风。风雪持续了两个小时,到下午四点还是没有减弱的迹象。队长宋志毅果断下令队员撤退,井上队长也同意了,但此时撤退并不容易,风雪肆虐,能见度极低,队员们辨认不清方向,好几次想要离开,却因为迷失方向而放弃。
大本营和队员们聊天,生怕他们睡着,饥寒交迫的他们只能想象下山后吃点什么来保持清醒。下午六点钟,井上队长通过对讲机下令清点物资,做好在原地过夜的准备,帐篷里实在太冷了,队员们只能抱团取暖,把身上所剩不多的食物拿出来平均分配,垫垫肚子。此时,队员们。忐忑不安,不知道风雪交加的夜晚该如何安全度过。晚上10:50,风雪突然停了,月光照亮了山脊,队员们趁机快速下山。11:13,五名突击队员安全撤回到三号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