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一个坐在车厢后部的乘客突然站起身来,正是赶往开封看病的赵明新。他回想起早上的那一幕,不禁大惊失色:“哎,公安同志,我……我早上好像看到过一个这样的人!”
赵明新的话立刻引起了王局长的注意,他迅速将赵明新带往朱仙镇前线指挥部。在指挥部里,经过一番分析,大家一致认为赵明新所描述的可疑人物极有可能是逃犯张纪冬。
为了尽快抓获张纪冬,市公安局政治处副主任黄广村和尉氏县公安局政委王伟带着张纪冬的照片,火速赶到汉河府村进行暗访。经过一番明察暗访,三位目击者都异口同声地表示,早上看到的那个人和张纪冬的照片一模一样。
得知这一重要线索后,指挥部立即下达命令:开封县公安局、尉氏县公安局、通许县公安局以及省武警总队防暴支队的238名武警官兵迅速集结,四面合围,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包围圈。
深夜时分,破案指挥部的灯火通明,气氛紧张而严肃。已经三天两夜没合眼的王明义厅长虽然双眼布满血丝,但精神依然抖擞。他站在会议室中央,声音坚定而有力:“案件已经进行到关键时刻,我们现在的主攻方向就是如何抓获张纪冬。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我们有条件、有希望、有信心将他绳之以法。但也要提醒大家,这场追捕充满困难,我们必须满怀信心,争分夺秒,继续加大追捕力度。”
他环视一周,然后吩咐工作人员:“拿地图来!”
一张7.5万分之一的开封市地图很快被展开在会议桌上。王济晟副厅长、开封市委的领导以及指挥部其他成员都聚精会神地围在地图前,共同商讨着追捕张纪冬的最佳路线和策略。
在繁忙的指挥部里,王明义厅长手持一支从刘凤山主任那里“借”来的钢笔,他的左手则稳稳地擎着放大镜,目光如炬地凝视着那张开封市的地图。他心中默默盘算着:
“凌晨4点30分,朱仙镇的战斗已经落下帷幕。”钢笔的笔尖在地图上轻盈地划过,精准地指向了朱仙镇的位置。
“而早上6点30分,双河府村就传来了张纪冬的踪迹。”钢笔再次移动,从朱仙镇滑向了那个距离约7公里远的双河府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双河府村,这个不起眼的小村落,南边是水坡乡的乡政府和派出所,北面则是朱仙镇和繁华的开封。”王明义厅长用钢笔在地图上圈点着,仿佛能洞察到张纪冬的每一个心思,“他不敢往这两个方向跑,否则就是自投罗网。”
“而双河府村以西1.5公里就是开尉公路。”王明义厅长继续分析,“上公路,搭汽车,对于逃跑来说确实是个方便的选择。但双河府村的村民告诉我,开尉公路上军管了。他又不是傻子,怎么会往军管的地方跑呢?所以,他肯定不会往西。”
“再看这身打扮,秋衣秋裤,加上现在群众都被广泛发动起来了,他怎么可能大白天行动?他肯定会昼伏夜出。”王明义厅长一边分析,一边用钢笔在地图上画出了一个方框,这个方框以双河府村为中心,向东南、东北延伸,横跨开封县、通许县、尉氏县三县交界地区,东西宽一公里,南北长六公里。
“这就是张纪冬藏匿的方位。”王明义厅长笃定地说,“我们就在这个框子里抓他!”
指挥部的成员们纷纷瞪大了眼睛,看着那个方框,心中暗自佩服。他们心想:老厅长咋能料事如神?好像张纪冬就在他手心里似的。
王明义厅长微微一笑,他知道,这并非什么神机妙算,而是他尊重科学、善于运用心理学的结果。他深知,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心态,有什么样心态的是什么人。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走在犯罪分子前面,掌握破案的主动权。
“现在我决定,”王明义厅长发出了命令,“各级干警、各警种要充分动员起来,连夜加大搜捕密度。在这个方框里,无论是麦秸垛、沟渠、涵洞、砖窑还是井房,都要进行地毯式的搜查,绝不给犯罪分子留下任何可乘之机。今夜是关键,即使捕不到他,也不能让他逃出这个包围圈,为明天的搜捕创造有利条件。”
参战干警们闻言,纷纷摩拳擦掌,准备投入这场搜捕战斗。
“且慢。”王明义厅长又补充道,“今天夜里,我们还要多多组织警车,开大灯、拉警笛,在开尉公路上来回巡逻。”
众人不解,王明义厅长微微一笑解释道:“这样不仅能防止犯罪分子牵着我们的鼻子走,还能反过来牵住他的鼻子,让他跟着我们的安排走!”